公司被并购后原公司还存在吗_被收购的公司还能分配股权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2 02:08:22 人阅读
导读:谢邀。根据您的疑惑,逐一回答。1,经常看的有的公司被收购,难道一定要卖吗?有些企业是主动求被大金主包养,有些企业则是被恶意收购。如果企业的股权分散得很厉害,当大...

谢邀。

根据您的疑惑,逐一回答。

1,经常看的有的公司被收购,难道一定要卖吗?

有些企业是主动求被大金主包养,有些企业则是被恶意收购。

如果企业的股权分散得很厉害,当大量流动股被某一方批量收购成为控股方。

这时候,非控股方是没有权力做出卖或不卖的选择。

2,被收购了以后也还是老样子,基本还是那些人在管理,只是老板换了而已。

没错,有些收购只是股东方的更替,与管理层无关,除非管理层同时是股东才会牵扯到利益分配。

3,如果一个公司跨行业去收购另外一个公司,怎么熟悉他们的业务,岂不是风险很大?

跨行业并购的原因有很多,股东方收购企业并不需要了解业务,只需要雇佣懂的人去经营就行了。

就好像BAT三家在各个行业都买买买,他们真的对每个领域都了解吗?

投资永远有风险,大不大取决于个人的承受能力。

补充一些内容:

1,兼并有时是为了强强联合,就好像漫威与迪士尼的合并,每一年MCU电影给整个迪士尼集团带来数亿的净利润(包含衍生产业),对双方而言都是好事。

2,对于恶意收购,可以参考一部电影《门口的野蛮人》,之前万科的股权之争也是与之类似,对于股权结构分散的企业来说,这种情况就很常见。

3,有些企业自建立之初就是盼望着能被一棵大树庇护成长的,就比如同道大叔把自己的星座系列版权卖出,据说套现2个多亿,这就是个例子。

4,兼并对于收购方来说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与情怀什么的其实没有太多关系。

A公司被收购,B公司已承担A公司的债权债务,B公司已不存在A公司的原股权。哪嘛A公司的任何人都无权以原股份进行分红。只能以现B公司的章程进行分配。

就是因为“A公司的编制都没变,那原先A公司的员工为自己公司赚的钱现在都交到B公司了嘛,那如果它没有股权了,有没有--------。”这些均必经B公司的股东大会提出讨论通过,才能决定。

处理问题

你好,如果公司立马将你炒掉,要支付你相当于9个月的工资。如果公司提前30天通知你,则需要赔偿你相当于8个月的工资。就看公司炒你的节奏了。

具体而言,你在一家外企工作4年,现在企业被别的公司收购了,收购方要炒掉你,这显然是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47条、第48条以及第87条之规定,收购方公司要按照经济补偿的双倍支付你赔偿金。你在那个外企干了4年,可以获得4个月的经济补偿,按照双倍计算,就是相当于8个月的工资,这是法定的,不能少的。区别只有一点,如果收购方公司立马要炒了你,就是立马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就要按照“2N+1”的赔偿标准给你,这里的N=4,所以你一共可以得到相当于9个月的工资赔偿。如果收购方公司是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按照2N赔偿就可以了。反正只要是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你都可以要求公司支付双倍赔偿金。

当然,如果公司和你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最多补偿你4个月的工资也是合法的,这一点你也要知道。为什么4个月的补偿可以,8、9个月的赔偿也可以?这是因为解除劳动合同的性质不一样造成的,具体就是有违法解除和协议解除之区别。

另外,你也要做好维权的准备。很多这种收购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都是不想给赔偿的,想要拿到这个钱还得到劳动部门去仲裁。不过你是在外企,相信你有合同在手,所以维权很简单,不用太担心。还有一点必须告诉你,通常这类炒掉工作的事,给补偿都是商谈的,只要企业主动给,给的不是太少,比如给你补偿4个月的工资,那么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你要维权讨要8、9个月的补偿,你得跟公司耗下去,仲裁打官司都很漫长的。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找工作赚钱了,所以只要企业愿意主动给你补偿,只要不是太少,你都可以接受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这个问题,得分以下几种情况来处理。才能证明原来的劳动合同是否继续有效,才能决定员工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公司被收购后,继续以原公司的法人主体存在

原来的公司虽然被收购了,换了老板和法人代表,但是公司的名称,地址,性质,工作时间,待遇害没有变化,那么公司与员工签署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公司为维持继续生产和经营,肯定不会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员工要想辞职,也只有个人提前一个月填写辞职书,即可达到离职处理。

公司被收购后,公司改名并更改性质,劳动合同发生了变更

如果原来的公司被收购后注销或是发生了工商登记主体变更,那么员工需要与新的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才属于新的有效劳动合同,主要员工的待遇和职位发生了变化情况下,员工可以继续与新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有权终止与原公司的劳动合同。至于双方同意终止劳动合同,是否需要给员工经济赔偿,这得依情况而定,如果降低员工原有的待遇,还是可以申请仲裁要求公司给予经济补偿离职的。

综上所述,公司被收购后,原公司不愿意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在没有降低员工待遇和改变工作环境的情况。要么个人申请离职,不续签劳动合同。在公司违规的情况下,可以索要一定的经济赔偿,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

你好,你们公司被收购了,按道理新公司应该与你们重签劳动合同,现在新公司没有这么做,不打紧的,合同该怎么执行就怎么执行。须知,新公司要继承你们原公司的劳动合同,这是法律规定的,所以新公司有没有另签劳动合同不影响员工的任何权益。

因此,你合同快到期了就很好办,你可以直接要求续签劳动合同,也可以终止合同。不管你选择哪一种,新公司都应该与你协商处理。

如果你要求续签合同,新公司不同意,那么就意味着新公司要终止你的劳动合同,那么新公司就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补偿多少钱呢?这个也很好算。你在原公司一共干了多少年,新公司就应该支付你多少个月的工资。千万不要以为你的前公司被收购了,你刚到新公司工作没多久,新公司不续签合同就没有补偿,一样有的,这就是新公司收购你们原公司要继承的公司义务。

所以,你合同到期前提出续签劳动合同,新公司不答应的话,那就要足数支付你补偿金。比如你在原公司签了5年合同,过一阵子合同到期了,新公司不愿意续签合同,就要支付你5个月的工资。

如果新公司愿意和你续签合同,而你自己不愿意续签合同,那么合同终止就没有任何补偿,你一分钱也拿不到,所以你要整清楚到底续不续签。如果真的不续签,那也没关系,虽然没有补偿金可拿,但你还可以领取失业金的。只要你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你就可以享受失业金待遇,这是你合同终止的一项待遇。

另外,按照法律规定,合同快到期了,正确的操作流程是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要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你是否续签合同相关事宜。如果新公司没有这么做,你自己要留心一些,最好在合同到期前15天主动通知公司人事续签合同的事情。尽量不要等合同过期了,你还在工作,公司却没有通知你续签合同的消息,这对你并不好,所以你的上心点。

总的来说,你们公司被收购了,新公司没有跟你签合同无所谓的,你的权益不会因为原公司被收购而消失,你的权益会被新公司全部继承,所以你有什么事直接找新公司处理就是了。你的原合同快到期了,先看新公司有没有及时通知你续签合同,如果没有的话,那你要催新公司人事及时跟你续签合同;如果新公司及时书面通知你续签合同,那就直接续签就是;如果新公司通知你说不续签合同了,那就要给你经济补偿。不管你们哪一方不续签合同,都可以享受失业金的。如果公司不续签合同,你既可以拿经济补偿,还可以享受失业金待遇;但如果你自己不续签合同,没有补偿,只可以享受失业金待遇。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看法,如果看了,相信你应该知道怎么处理此事了。

公司被收购后,会不会大裁员,这得看每个公司具体的情况,但通常的惯例是,仅仅是从职位是否保留的角度来看,高层、中层人员一定会遭殃,基层员工影响不大。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对于公司来说,为了生存,就得从各方面保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一、用自己人是保证收购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

一个被收购的公司,想要快速地融入收购公司,进而为收购公司带来业务增量,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从收购公司派人来领导。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用自己的人,才能保证业务模式、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的一体化,才能在收购时的一片乱局中开疆辟土。

特别是涉及到高管以及营销、财务、人事等核心部门更是如此,公司在这些核心岗位用上自己人,这个公司就大差不离的被控制住了,只有当公司觉得有控制权了,才会安心。

二、总要有人做事,稳定核心骨干是唯一的路。

一个被收购的公司,为了保证业务的正常衔接,就需要有人做事,收购公司自己派人去,没有那么多的人力储备,重新外招,时间长且培养成本高,不适合公司的发展之路。

这个时候,更熟悉公司业务的基层员工就优势非常明显了,只要这些员工努力工作,积极表现,或许还能借此机会升职加薪,因为从收购公司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更有忠诚度。

所以,基层员工或许是逆袭的好机会、

三、中高层员工想要发展,得耐得住寂寞。

中高层员工也不是一定没有出路,如果不想跳槽,先夹着尾巴做人,让新公司能够认可你的人品和能力,特别是人品,只要经得住考验,就一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重回原位也不是不可能。

求生欲强,是每个公司的特色,我们员工也要如此。

我是春风HR,你身边的人力专家,了解更多人力资源和职场信息,欢迎关注本号。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