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抚养父母的法定义务_父母抚养子女的法定义务?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6 09:55:06 人阅读
导读: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

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第三十条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扩展资料: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但子女的配偶是没有赡养义务,只有协助的义务,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随着生活和医疗的改善,目前,中国的老年人口已经接近三个亿。而且有加深和递增的趋势,低生育会让人口结构老龄化在若干年以后爆发。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做到老有所养,是摆在国家和每个家庭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是一个收入偏低的群体,除了城市有退休金的老人,大多都很难自己养活自己。养儿防老的观念依然存在,但现在的孩子压力也很大,几乎一个小家庭要负责几个老人。

对于子女多的家庭,就目前生活条件来说,共同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不是什么问题。家有一老便是一宝,百善孝为先,我们能够长大,长大了对老人赡养的问题、你不可以昧着良心逃避。兄弟姐妹间商量着来,一切以老人幸福为目的。

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的确会很难承担,这就需要国家出面,完善养老机制,国家,地方与家庭各出一部分,或者交养老保险,以及发放老人最低生活保障金,无论怎样都要善待老人!

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义务,这种义务到子女独立生活为止。这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有期限的,不是永远的。子女在不满18周岁未成年阶段,父母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子女在已满18周岁成年阶段,父母抚养义务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就是只有对虽已成年但尚未参加工作,没有经济收入,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父母才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里说的独立生活,是指参加工作有了经济收入,具有独立的生活来源,并非是以结婚成家为标志。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于子女抚养教育法定义务,也可以视为完成或基本完成。子女成年后,除非丧失了劳动力,否则父母已没有抚养子女的法律义务了。

靠法律的约束来赡养父母,没有真心的孝敬,父母能有那在意的安心吗?送您一句话: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因在民政部门工作,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父母对于子女的法定抚养义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1、在子女各方面情况正常时,父母亲的法定抚养义务,确实与子女的年龄有着明确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明确规定: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这一条是极为重要的:在先予明确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基础上,接着规定: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由自己劳动可以养活自己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可以当做成年人对待。通俗地说: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没有继续上学,而是参加劳动,并且有通过劳动获得的劳动收入做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来源这个能力时,可以视做成年人。当然也就无需父母亲履行法定的抚养义务了。16周岁以上,这是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父母亲可以不履行法定抚养义务的最小年龄界限。

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这是从侧重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做出的一般规定,也就是说:在我国,凡是未满18周岁、各方面正常的年轻人,都是未成年人,父母亲当然必须履行法定的抚养义务

这里要强调一下:《民法总则》的法律地位,高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当这两部法律的规定发生冲突时,应以《民法总则》的规定为准。

2、当子女为残疾人尤其是重度残疾人时,做为法定抚养义务人的父母亲,就必须一直履行抚养义务,直到父母亲年满60周岁,失去抚养能力为止。当然,在子女为残疾人时,残疾人子女和父母亲,都可以按照国家的残疾人政策,申请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待遇。应该强调的是: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每一个残疾人都有不同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等级,残疾程度有轻有重。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国家禁止任何人虐待、遗弃残疾人。如果发生因儿女残疾被父母亲虐待、遗弃的,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子女的残疾程度并不重,与他人结婚并生儿育女,其父母对于子女的抚养义务转移给残疾儿女的配偶和子女来承担,在此情况下,父母亲的抚养义务己经大为减轻,按实际情况从旁予以适当的协助即可。

如果子女是重度残疾人,且本人一直未能结婚,父母亲己年满60周岁,失去了抚养能力时,在符合“三无人员”条件或者低保标准时,可以将残疾人儿女和其父母亲,一并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或低保对象范围内,以维护基本生活需求。在此情况下,父母对于子女的法定抚养义务,以父母亲年满60周岁为限

需要尽赡养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法定的,你未满18周岁时,一方不尽抚养义务你可以起诉。。等父母老了(离不离婚都一样),子女有赡养义务,父母也可以起诉子女,子女不能以父母未尽抚养义务为由拒绝赡养父母

法律有明文规定。

律师大刘说法:赡养父母不能附加任何条件,记住是任何!

一、先从法律分析。

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父母有养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同时成年子女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婚姻法》21条也有规定:子女应当赡养扶助父母

特别是《婚姻法》第30条:规定了即使父母离婚,子女也应当对父母进行赡养。

还有针对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法》,第14条明确规定:子女应当对老人进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抚慰。

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还规定了子女应当对患病的老年人进行照顾,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对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应当照料,而且子女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所,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在恶劣的房屋里。

二、从道德上分析。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父母的爱才是无私的爱,子女不要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应当的,特别是分家产的时候,很多子女会反目成仇,因此拒绝赡养,人生不易,即使子女与家庭之间内部矛盾重重,但父母的养育之恩你无以为报,应当珍惜赡养父母的机会。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老人赡养的过程中,赡养义务多,可以多分家产,这也体现了法律不是一味的让你单纯做一个好人,更多的孝心会有更多的回报。

三、当今社会是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请父母正确处理与子女们的关系。

我遇到过不少遗产纠纷的案例,大部分是因为财产分配不均,这也是由于父母的重男轻女、偏大爱思想作祟。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越发的提高,对于某些子女而言,精神方面的需求往往超越了金钱需求。

在这些子女看来,偏心眼儿是最大的心灵创伤,所以父母应当对所有子女同等对待,这样既能得到每个子女的照顾,也能安度晚年,让整个大家庭和和睦睦。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