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金计税吗_合同违约金准与所得税税前扣除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0 22:13:47 人阅读
导读:因为客户违约而收取的合同违约金,是甲公司的收入,既然是收入,那就必须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这2万元是甲公司因为客户违约而取得收入,不是支出,是不...

因为客户违约而收取的合同违约金,是甲公司的收入,既然是收入,那就必须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2万元是甲公司因为客户违约而取得收入,不是支出,是不能扣除的。

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可以税前扣除。但是,企业收取的合同违约金,必须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企业所得税。

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开具发票。违约金是否需要开票,是不是需要交税,需要交哪些税,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


1. 不同的违约金是否需要开票

在合同的条款中,我们通常都有违约金的条款,但针对的具体事项各不相同。有些时候合同的主要条款已经履行了,这个时候收取的违约金可以视作是价外费用,开具发票,按照规定交税,而有时候合同没有履行,并不涉及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这个时候的违约金通常都是开具收据,而不是发票。

比如下面的两种情形:

(1) M公司向H公司提前采购了一批货物,结果H公司临时掉链子,因为某些原因没办法供货了。M公司一查合同条款,H公司要付10万块的违约金。那么这个时候,其实合同并没有履行,也没有涉及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所以不涉及到增值税发票的开具。该笔违约金可以凭收据、转账凭证、合同和协议等相关凭据入账。

(2) M公司不计前嫌,又向H公司采购货物,这次H公司非常小心谨慎,及时供货,完成了合同上的主要条款。但是M公司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给H公司付款,H公司一看合同,要求M公司支付10万元的违约金。这时候所收取的违约金就是价外费用,属于增值税的应税行为,应该开具发票,对方以发票作为入账的凭证。



2. 是否纳税

对于合同没有履行的情况,不属于增值税的应税行为,不需要缴纳增值税,而在合同已经履行的情况下,属于价外费用,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应当缴纳增值税。

对于企业所得税,这笔违约金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应当计入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当中。

3. 违约金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当中,关于违约金,我们有几个事项需要注意:

(1) 是否开具了发票,应该以哪些资料作为税前扣除的凭证,应该以28号公告作为指导,合理地进行判断;

(2) 是否需要交税,以纳税义务是否发生为依据。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并不相同,需要具体进行判断;

(3) 合同当中的违约金条款,要反复进行确认,这里的10万违约金也不少,要注意约定的项目和比例,避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总的来说,对于违约金,是否履约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况,开票与否,需要缴纳哪些税款也不是一成不变,应结合业务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只要涉及收入,我们就要上税。这是前提

这个很简单,我们得到了收入就因该上税,

我们销售的产品。不论大小多少都要缴纳税,产品的性质,特征不一样,所缴纳的税不一样。客户违反合同。他给你的违约金也是你格外的收入。这按公司做账,是要记入销售收入的。所以这个也要开票上税的。

同学,如果这个不开票就不会,记入销售收入,这就要看对方的要求,或者是合同条款里,有没有规定违约金,开票等,如果是大公司,这些肯定是要开票的,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法规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扣除。 原因如下: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63号文件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填报说明:《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报说明第19行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罚金、罚款和被罚没财物的损失,不包括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 根据上述文件企业遇到罚金、罚款应对发生的业务进行详细判断,具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行政性罚款,其大多依据的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具有较强的法定性和强制性,如工商登记部门、税务部门、公安部门对企业的罚款。此类罚款是不可扣的,需要在企业所得税税前调增。 另一类是经营性罚款,主要是根据经济合同或行业惯例,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违约行为进行惩罚,比如违约金、银行罚息、诉讼费等。此类罚款是可以扣除的,无需在企业所得税前调增。 即此合同违约金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