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先孕算不算违反计划生育_未婚先孕该结婚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3 03:41:30 人阅读
导读:已经超过国家法定结婚年龄的男女如果未婚先孕不算违反计划生育规定,但如果要把孩子生出来,他们应尽快去把结婚证办了,凭结婚证才能办准生证,凭准生证医院才好接生及孩子...

已经超过国家法定结婚年龄的男女如果未婚先孕不算违反计划生育规定,但如果要把孩子生出来,他们应尽快去把结婚证办了,凭结婚证才能办准生证,凭准生证医院才好接生及孩子上户口。这样不属于犯罪。但如果未婚先孕的这两个男女其中一个与第三者有婚姻关系,那这个人就犯了重婚罪;而另一个如果明知道他(或她)与第三者有婚姻夫妻关系却仍与他(或她)公开同居造成事实婚姻的话,另一个也犯了同样的重婚罪!

没有外力强迫的婚姻,都算自由婚姻。未婚先育,也不违法。你打算试试吗?

依据是,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俩孩子,每个公民都有计划生育的义务。这个是法律规定。

不是规定未婚就可以生育子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七条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从国家立法的层面看,未婚生育并不违法: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根据公民权利“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基本原理,未婚、非婚生育(不超生的前提下)并未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而且《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5〕96号)发布之后,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关的实施办法,未婚、非婚生育的孩子的户口问题基本已经解决(注:缴纳社会抚养费并非新生儿上户口的前提)。


目前的问题是在地方立法层面,未婚、非婚生育仍在征收专门的社会抚养费。其中只有《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非婚姻关系生育子女,并不额外征收社会抚养费,而是按照双方子女总数来征收社会抚养费(不“超生”则不产生社会抚养费)。

未婚先孕属于违规,违反了计划生育处罚条例。不管孩子几个月那怕要生了也会被计生办抓去流产,不知道是否是事实,如果是,首先是不人道的,可以采取规劝的方法,但不得强制。结完婚不到8个月生孩子也会被罚款一说,如果是婚前怀孕,当然要罚款,如果是早产,则是不允许的,这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比如医院的证明等。

未婚先孕是指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的男女发生性行为而导致女方怀孕的现象。这是非婚性行为的直接后果之一;这里所说的“男女”通常是指双双均无合法配偶的人,尤其是指准备结婚的年轻人;不过也可以是一方有合法配偶的男女。也包括双方有合法配偶的。

一是损害女方的身心健康。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未婚先孕后生育的子女,即通常所说的“私生子”,抱有很深的成见和歧视心理,他们很难在社会上正常的生活,绝大多数未婚先孕的女性要通过人工流产方法进行堕胎,一些女性出于保密等原因而寻找非法行医者堕胎,这种非法行医者的堕胎手术往往会给女方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会危及女方的生命。即使在医院中由专业医生进行的合法堕胎手术,也对女方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堕过胎的女性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和罪恶感。 二是破坏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未婚先孕者的生育,往往不符合晚婚晚育的规定,破坏了国家的人口生育控制政策。 三是不利于子女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未婚先孕者生育的子女,很难抵御住社会的歧视和排斥,他们往往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后备力量,很容易导致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社会的后果。

所以,在没有确定身边那个人就是你想白头到老的人,请不要轻易结婚!

未婚先孕要分两种情况来对待:

1、在孩子出生以前已经补办结婚登记手续和准生证的,则不违反计划生育。 2、如果属于“未婚先育”,即在未领取结婚证与准生证的情况下,将孩子生出来,则根据我国法律大的规定,则属于违反计划生育的行为,需要按照该法律、法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