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诽谤可以报警吗_受到造谣诽谤可以报警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6 03:27:19 人阅读
导读:可以。可以以污陷罪到法院起诉。不过到法院起诉是要有证据的。造谣陷害证据可能你有,至于造成伤害有什么证据呢?精神分裂症?离婚?影响当兵提升?影响经济合同签定?单靠...

可以。可以以污陷罪到法院起诉。不过到法院起诉是要有证据的。造谣陷害证据可能你有,至于造成伤害有什么证据呢?精神分裂症?离婚?影响当兵提升?影响经济合同签定?单靠造成极大伤害这几个字是不行的。如果你有证据就完全可以。

如果达不到法院立案条件,而你想走法律程序,你可以这样办: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派出所一旁有一司法所,你可以申请司法所进行民事调解。民间各种矛盾纠纷,司法所都可以调解,这是他们们责任。你可以写一申请书,写上申请人、被申请人,申请事由,目的要求。司法所同样可以立案、开庭,最后形成判定。这比法院要求条件低,大事小事均可以调解。如法院接受你的起诉就在法院解决,如立不了案,不防就到司法所办。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第二十四条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第二十五条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八条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第二十九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这里只凭自己的印象说点看法:

“侮辱他人”与“诽谤”都是案由,也是罪名。相对于案由是治安案件;相对于罪名是刑事案件。

首先,处罚的度难以把握。作为治安案件都可以调解。如果凡“侮辱他人”、“诽谤”,不管情节轻重都给予行政拘留,在中国可能增加两倍拘留所也不够用。都刑事处罚更不可能。所以有人因此报警立案查处的很少。

其次,治安、刑事案件的边界难确定。“侮辱他人”、“诽谤”都是侵犯人格权、名誉权的违法或犯罪,其伤害后果表现为精神损害。我国的治安、刑事法一般都是“结果犯”,强调“受害”的后果,精神损害的后果又因人而异。同样一句话有的人被气死,有的人被气病,也有的人根本不当回事。何情形立治案案件,何情形立刑事案件并作出相应处罚,很难区分。

第三、认定难。无论“侮辱他人”还是“诽谤”多是语言犯、文字犯,也有个别的是行为犯,都受特定的人、特定的环境的制约。同样的一句话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可能构成“侮辱他人”、“诽谤”,也可能就是玩笑,甚至是艺术。判定“侮辱他人”、“诽谤”主要看嫌疑人的主观动机,这就增加了识别的难度。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比如甲说乙“人品很差”,也许事实上多数人认为乙“人品”很好。因为“人品”内涵过于丰富,说乙“人品很差”的理由可能仅凭乙经常在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抽烟、或平时喜欢与女同志开玩笑等生活小节问题,类似情形就不能上纲上线到“诽谤”他人的法律高度。

第四、取证难。特别是“诽谤”他人,构成违法或犯罪的通常是“捏造事实”的人而不是“传播”他人“捏造事实”的人。甲说“张男和李女关系不一般”,乙说“我看到张男和李女从某宾馆出来,很亲热”,丙说“张男与李女肯定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丁说“张男与李女有性关系”,事实上张男与李女之间也许并没有性关系,认定谁在“捏造事实”,追究谁的法律责任?如果甲乙丙丁都处罚不仅执法、司法成本过高,对社会道德的监督体系也起了破坏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网上发文留言要谨慎。根据相关规定,治安刑事案件,以“点击量”即“阅读量”划定。

这两个法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言慎行,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别人的涉已评价,真正确立“身正不怕影子歪”的做人理念。

“侮辱他人”、“诽谤”情节显著轻微的,建议你坦然面对,恰当处理,必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全靠公权力调整的。有的事情有公权力介入反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越摸越黑。

当然,如果你觉得“侮辱他人”、“诽谤”达到了追究法律责的程度可以到事发地派出所报案。

看本人更多评论请加“关注”。

注意收集证据,如对国家及政府等谣言可以在工信部网站进行在线申请处理,如对个人进行诽谤散布谣言,可在当事人辖区派出所网安大队进行报案处理或联系网络平台的管理人员进行删除谣言和诽谤,消除影响,如影响已经发生并造成严重影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赔偿和消除影响的相关措施(如登报申明)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捏造事实诽谤造谣他人的行为,报警后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予以治安处罚。具体规定如下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第一如果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而且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属于公诉案件,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的。第二如果公安机关接报后经过调查,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不会立案侦查的。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