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投资款属于什么科目_投资款入哪个科目?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4 20:36:32 人阅读
导读: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是股份制企业,也就是老板投资的款项需要经过验资的,一般投资款计入"实收资本"或者是"股本",如果不需要验资的投资,比如,房地产企业的项目股...

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是股份制企业,也就是老板投资的款项需要经过验资的,一般投资款计入"实收资本"或者是"股本",如果不需要验资的投资,比如,房地产企业的项目股东,可以计入"其他应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借:银行存款--验资专用账户 贷:实收资本

收到投资的是现金还是实物,无论哪种,会计分录是相同的,只是所附单据会不同。

分录如下 借:现金或存货等 贷:实收资本

1、收到非公司股东的投资款,要看所投资的目的而定。如果是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则应该计入实收资本中;如果不担风险的,则应计入其他应付款,还款时冲掉即可;如果是希望分红的,则应计入应收资本中。2、公司股东现在要增加投资额,首先看程序:①修改公司章程②将投资款存入银行,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③到工商局办理增资手续④到税局办理注册变更手续3、公司做账要按照上述程序操作:根据公司章程修正案,股东新投入的投资额占总资本的比例,如果是股东间按照原来的同比例投资,一般是平价,否则因为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会有积累,可能溢价。平价时,做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溢价时,相当于资本份额的部分记入实收资本,投资额超过资本的部分记入资本公积。另外,有些公司记账及时,在没经过工商局批准前收到的投资,先计入资本公积,待审批后再转入实收资本。如果业务不多,为了简便,可以待审批后直接记入实收资本。

新办企业分期投资

借:银行存款

借:其他应收款—分期投资款(股东姓名)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股东姓名

  股东投资款现金款,‍应该是实收资本增加,属于公司吸收外资投资收到的资金,发生时做 :借:库存现金;贷:实收资本-XX投资人名字。

1、收到投资款,如果投资的部分超过注册资本的部分要计入资本公积,最简单的情况就是,收到现金投资款,那么公司在收到银行的收款通知后,即可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

2、公司收到投资款的账务处理可分为几种情况,但是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借记资产,贷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只是资产科目用什么,实收资本什么时候才能计入等,会有些许差异。

(1)如果投资款超过了超过了认缴的注册资本,那么超过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例如,一家公司注册资本100万,A投资人和B投资人各自投入50万。随后,B投资人又投入50万,那么综合的入账分录可如下:

借:银行存款150万

贷:实收资本100万

贷:资本公积50万

(2)如果投资的是非现金资产,那么一般这些非现金资产需要进过评估,按照各股东确认的评估值进行入账,借计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

借:固定资产/存货等等资产项目

贷:实收资本

企业收到投资者交来用于公司下属项目的投资款,如果是资本性投资,应计入实收资本科目;如果是债权性投资,计入应付债券或其他应付款科目。1、资本性投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xx股东2、债权性投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应付债券或其他应付款

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收到股东入资款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的款额) 贷:股本 (股票面值*股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超出股票面值的部分) 二、说明 1、《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相等。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在按面值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应全部作为股本处理;在溢价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等于股票面值部分作为股本处理,超出股票面值的溢价收入应作为股本溢价处理。 2、“实收资本”科目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应将本科目改为“4001 股本”科目。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作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3、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