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薪金专项扣除_专项附加扣除怎么填?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2 02:49:53 人阅读
导读:本次个税抵扣政策实施后,月收入1万左右的人群,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免交个税,月收入1.7万左右的人群,个税缴纳金额也将降低50%。而月收入1-2万的人群,正是广...

本次个税抵扣政策实施后,月收入1万左右的人群,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免交个税,月收入1.7万左右的人群,个税缴纳金额也将降低50%。而月收入1-2万的人群,正是广大中产人群以及未来潜在的富裕人群。有别于已经实现一定财富积累的富裕人群甚至高净值人群,中产人群,尤其是35岁以下的中产人群在家庭财务支出,投资规划方案的选择上具有其个性化的需求,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帮助中产客户有效实现人生目标、实现财富积累、增值,成为让客户长久信赖的伙伴。而中产客户有哪些财务相关的需求?

短期可能有购车、购房的需求。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6平米,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人均住房面积为90.2平米,中国每百户居民汽车保有量37.5辆,美国每百户居民汽车保有197量。以幸福生活为目标,中国的中产人群,尤其是年轻中产人群还有很强的购买需求。

根据个人家庭情况来定,比如子女教育附加专项扣除,可以选夫妻双方各扣除一半,或夫妻一方扣除的办法,选哪个那就是看夫妻双方的收入来确定了,如果其中一方不需要交个税,那当然是由另一方需要交个税的一方来税前扣除了,或者双方都需要交税,那就根据工资薪金所对应的税率了,如果一方扣除后可以降低一档税率,另一方没有多少影响那当然选可以降税率的一方来扣除了。其他扣除项目依此方法一样测算决定。

这是个2019年1月份申报窗口期的概念!2019年1月1日至1月15日是新年第一个征期时间窗口!

2019年第一个征期申报的个人所得税,属于2018年12月份的个人所得。根据个人所得税最新实施条例,2018年10月至12月份工资薪金基本扣除数由3500提高至5000元,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须要到2019年1月份及以后的收入才能扣除!

关于综合所得年终汇算清缴:2019年1月份及以后取得的收入,由于月收入不均衡等原因造成个人所得税前扣除不充分、义务扣缴不完整,根据纳税义务的实际情况,有必要的,可于2020年3月至6月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汇算清微,多退少补!

2019年1月份已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个人信息的纳税人,可静等2月份征收期申报1月份个人所得税时,系统会根据个人专项附加扣除情况,自动扣除,自然人扣缴系统基本成熟,不必担心系统会出错!

1、由单位按月预扣款时办理

除大病医疗以外,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纳税人可以选择在单位发放工资薪金时,按月享受专项加扣除政策。

首次享受时,纳税人填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给任职受雇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像“三险一金”一样,为大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2、自行申报办理

一般有以下情形之一,可选择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

①不愿意将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报送给任职受雇单位的

②没有工资、薪金所得,但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

③有大病医疗支出项目的

④纳税年度内未足额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其他情形。

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18年12月21日,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期待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终于在2018年的圣诞节前,同时重磅发布了!

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只需将自己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交给公司财务或人事,就可以享受每个月在税前扣除了。

最高扣除是多少?
如果子女教育按2个孩子计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不能同时享受的情况下,最高扣除额可达15.08万。

那么2019年个税六项专项扣除,具体是怎么扣除和计算的呢?赶紧跟保叔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好,我是并不是很想红的保叔。戳上方头像关注,更多社保问题可以评论或者私信找保叔哦。

2019年工资个税,如何计算?

这次税法修订,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对综合所得实行按年计税对于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日常采取累计预扣法进行预扣预缴。

那么到底什么是累计预扣法呢?2019年员工每月工资到底该如何计算呢?

▶累计预扣法具体计算公式: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基本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当前月份数计算。

6大专项扣除,每一项具体如何扣?

这次个税调整,除了大病医疗为限额内据实扣除外,其他五项均为定额扣除。

01 子女教育 12000元/年

注意: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全部扣除,也可两人对半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02 继续教育 4800元/年

注意: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扣除最高4800元,和住房贷款利息扣除项目均增加了相关支出的扣除期限,分别为48个月和240个月,使这两项扣除更具合理性。

03 大病医疗 限额80000元/年

注意:修改后大病医疗扣除适用的费用支出仅包括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此外,之前热议的当年未扣除完的大病医疗支出向以后年度结转的机制目前并未实现。

04 住房贷款利息认贷 12000元/年

注意:首套房认房还是认贷?刚出炉的《办法》给予明确,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认贷。

05 住房租金 福州、厦门为18000元/年

注意:住房租金的部分扣除标准在意见稿基础上做了大调整,为大中城市的租房族提供了更高的扣除额度,进一步为这部分纳税人减负。

06 赡养老人 独生子女24000元/年

注意:赡养1位及以上的老人,均按照统一标准定额扣除。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主。

大家好,我是并不是很想红的保叔。更多劳动法、五险一金相关的问题,欢迎关注保叔的头条号【家加社保】,或者下载【家+社保APP】找保叔哦。

专项扣除与单位有什么关系呢?你填不填有啥影响?按照你的思路,谈工资可能要精确到小数点了。

1、专项扣除的作用

专项扣除是一种福利,为了给个人地税,与企业的成本没丝毫关系,你填不填,与企业给你的工资成本没什么影响,即使多交了税,填好专项扣除之后,退税也是退给自己的。

单位的税后是扣除五险一金的大体金额,如果你的专项扣除可以为企业减税,那你不是亏了么,相当于受益者不是自己,而是企业,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2、填不填没影响

首先你达到了工资的预期。

再者,你如果按照优惠政策获得更多的专项扣除,那是你的个人情况,与企业没关系。你不写的情况下,是一个税后,写了是一个稍多一点的税后,这两者你都可以获得。

如果按你的思维,想的是是否可以获得更多,那企业又不傻,你写了之后,如果按你的想法给你更多的税后,再加上附加扣除,那税后又会变成更大的数字,而这个数字完全是专项扣除带来的。

所以,问题的本质就是税收优惠是国家给个人的,不是企业给个人的,不可能双重获得这个优惠,企业给你负担,然后你再获得优惠,这不是异想天开么。

关键就是认识清楚这个优惠是什么。

厘清以下几个概念,自然也就明白题中疑惑。工资薪金收入、费用扣除、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工资薪金收入,就是工资表上未作任何扣除的应发工资金额。

费用扣除,就是现在60000元/年的费用减除。

专项扣除,专指三险一金。

专项附加扣除,是最新税法增加的扣除项目,包括包括教育、医疗、贷款利息或房租、赡养老人等。

当然,还有其他扣除,比如公益性捐赠也是可以扣除的,这又分捐赠全额扣除和30%扣除两种情况。税法有列举。

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工资薪金收入减除费用扣除(5000元/月)、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以后的余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显然,个人所得税的任何扣除都是税前扣除。目前的个人所得税法还没有从应纳税额中扣除费用的相关规定。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