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利息规定_借款合同利率法律规定?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6 04:39:33 人阅读
导读: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违...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因此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合同担保的措施之一,有的国家将其作为违反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

结合合同法及其解释二、以及借款合同解释(1991)的规定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本金乘以现行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乘以30%为法律支持的最高违约金。所以说,不超本金的10%为限。

合同法解释二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借款合同利率法律规定指短期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按贷款合同签订日的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中长期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 利率实行一年一定。

自2015年以来,全国法院一审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量位居所有案件数量首位,共计140万件。因此,解决好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意义重大。在这一类案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民间借贷的利息问题,为此,最高法院于2015年9月1日 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解释对民间借贷的利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第一、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就是说,在款项出借时双方没有约定借款利息,出借人在向人民法院主张借款人偿还借款本金及借期内利息的,利息部分的请求法院不支持。

第二、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本条有三个意思:

1、法律保护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24%的利息,利率在24%以下的民间借贷,其利息受法律强制力保障;

2、法律不保护借贷双方约定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约定为无效约定;

3、对于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24%至36%之间的部分,出借人拥有债权保持力但无执行力。也就是说,出借人主张这部分利息的,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出借人并不得通过诉讼强制债务人履行。

对于借款人已经按照上述约定自动支付利息的,所支付的年利率24%至36%之间的部分,无权主张返还;所支付的年利率超过36%的部分,借款人可以不当得利为由,主张出借人返还。

第三、将超过法定标准的利息写成借条,法院是否支持?

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

按照本条的规定,将超过24%的法定标准的利息写成借条,该借条不能成为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条所记载本金及利息的依据。它的利息的性质不变,不能再产生利息了。

第四、解释第三十条规定,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也就是说,出借人有权同时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比如:资金占用费),但法院只保护几项总和不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超过部分不予保护。

根据楼主所说的,应该是选了今年的浮动利率的方式。今年新出了利率新规,房贷可以选择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固定利率即是你签合同是5.39%,如果贷款是20年的,即20年来都是这个利率不变,另一种是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按照国家当期利率浮动的,有时高,有时低,每个月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你现在更新新的利率是5.88%,应该是默认选择浮动利率的方式。

建议楼主可以到银行办理选择固定利率。最近新政后好多朋友咨询问究竟选哪种利率还款更划算,这个要看你的贷款年限,如果年限长的话,可以选择固定利率,如果年限短的,可以选择浮动,因为浮动是根据市场经济变化的。很难评估哪种更划算,因为谁也无法预测准确的市场预期。但鉴于目前疫情下,全球的经济受影响,可能短期内利率波动会比较大。

我是海棠老师,擅长企业战略顶层设计、劳动法、税法、人力资源规划、薪酬体系设计、绩效效能提升,如果大家日常工作中有遇上棘手问题,欢迎大家留言咨询探讨。

对于这个问题,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通常情况下,如果借款合同或者借条当中没有明确约定利息,那么,将视为无息借款,也就是债务人到期只负责归还本金,而没有相关的利息,所以要想让债务人织布,利息,必须要事先进行约定,而且利息是多少要明确,并且不能超过法律的最高上限。

目前,我们国家法律规定,民间利率的最高利息是年利率24%,也就是说,如果超过24%就是属于高利贷了,对于超过这一部分的利息债务人是无需进行偿还的,即便约定了,也不需要偿还。

但是我们所说的没有约定利息的无息贷款,仅指的是正常的还款期限内。如果超过了还款期限,债务人还没有归还借款,债权人是有权要求债务人支付逾期利息的。逾期利息可以事先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的话,法律上是有法律规定的。“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您有相关的法律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详细咨询,可以关注本头条号,私信律师咨询!

民间借贷的利率

  (1)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解释】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但未超过年利率36%的,人民法院采取“不反对、不支持”的原则:(1)借款人按照约定自愿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并不反对;(2)借款人自愿支付利息后,如果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24%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利滚利

  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

  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逾期利率

  (1)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2)借贷双方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①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②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逾期利率与其他违约责任

  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同一合同中,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二者不能并用。

如何支付借款合同的利息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向贷款人支付利息和返还借款。如果当事人对支付利息和还款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虽然约定了,却约定得不明确,首先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如果依据以上原则仍不能确定,借款人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和还款:

一、支付利息的期限。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即利息在合同期间届满时和本金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二、还款的期限。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未明确规定的,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未协商或协商不一致的,以国家标准或行业习惯确定。

具体到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

借款期限1年以内,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借款期限1年以上的,应在在每个届满1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1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这个时候,利息收入的确定应该以在每个会计年度的年末按借款时间、按款利率确定利息收入。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