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一方债务要共同承担吗_夫妻一方借款后离婚仍应共同偿还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2 16:09:40 人阅读
导读:简单地说:借债时双方同意,还款应有共同负担;如一方不知情,借款用在个人时,对方尚不知情,有个人偿还债务;借款用于家庭生活改善、孩子上学、购买贵重物品等均是共同债...

简单地说:借债时双方同意,还款应有共同负担;如一方不知情,借款用在个人时,对方尚不知情,有个人偿还债务;借款用于家庭生活改善、孩子上学、购买贵重物品等均是共同债务。所以说,债务是有尺度的,不是只要是夫妻时落下的债务,都要双方共同还的。不知对否,大家共同探讨!


谢邀,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在在外借钱,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根据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以分为两方面来看:

第一如果是是因家庭日常开支所负债务,应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什么是日常家庭开支,给大家解释一下,比如说购买的房子、车子、柴米油盐、孩子的教育费、买衣服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支出。

第二方面是,如果是借债的数额超出了日常家庭开支的这么一个范畴,将认定为夫妻共有债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数额比较巨大明显超出了日常家庭开支的范围。二是在借款时,只有夫妻一方的签字,并且夫妻另外一方,在此后没有经过任何方式的追认,比如说,电话,微信邮箱等方式。上述两种情况法院一般都很难认定为夫妻共有债务。

今天先给大家讲到这里,如果有更多的咨询,或者交流,请添加微信或者私信进行进步的,讨论交流,谢谢大家。

谢谢邀请;这是一个法律基本常识的问题,世人都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个普通的道理,特别是在婚姻期间内,夫妻在经济上作为一个共同体,举债要是另一方推脱责任的话,就不能算是同甘苦,共命运的患难夫妻了。

就如楼主所提,婚姻关系存在期间一方举债,另一方是否一定要承担还款责任的问题,首先我可以回答,不一定!只要是在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另一方举债,关键要拿得出证据,才能不负偿还的责任。

依据婚姻法的规定,只要成为了合法的夫妻,任意一方的收入都是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对共同财产,双方都有平等的使用权,买卖权,赠予权和处置权。在婚姻期间内,只要是为了家庭生活,任何一方的举债,都是夫妻双方的共同欠债,双方都有平等偿还债务的责任。

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内举债,是为了家庭生活必须费用,做买卖,购置动产和不动产,或者是生病发生的亏欠举的债。依法肯定是夫妻双方在婚姻期间内的共同欠债,双方都必须担负起偿还债务的责任。

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内是背着对方举的债,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资金的实际用途是用在家庭生活上的。依法同样把这种举债视为夫妻双方的共同欠债,双方都有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

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内是被着对方举得债,资金也没有用在家庭的生活上,是用于个人消费,赌博,或者是其他方面。另一方只要有充分的证据链能够证明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举的债。依法就可以把它看成是在婚姻期间内的个人欠债,当事方就要独立承担起偿还债务的责任。

需要的,我身边的一朋友,他老公在外出轨一女的六年,打了300万的借条,直到债主上门她才知道,后面就是打官司了,他老公还不上去坐牢了,她一个人带儿子,扛了150万的债务打工还债,房子被法院抵押了,住到孩子满十八周岁,如果债务还还上,房子就抵债了,那房子还是她当初卖了北京的一小户买的,也算夫妻共同财产

结婚前,男方所欠债务自然是男方的个人债务!

结婚后,是否要共同偿还?

按理来讲,个人债务应该由个人偿还!男方确实是用他的工资来偿还债务!没毛病!女方意见何来?

女方的意见是因为男方的工资应交给她!那么,男方又拿什么来偿还债务呢?其实女方是想男方的父母亲偿还婚前债务!男方家里本来就穷,男方父母亲怎么会有偿还能力?

其实,这对夫妻的感情并非正常!婚姻基础甚是不牢!尤其是女方甚是“拜金”!甚是“精明”!既然结“百年好和”,何必如此“精打细算”?其结果伤害的是夫妻感情!

婚前或婚后债权债务的确认!是离婚时法院的工作!刚刚结婚就想离婚的事,这样的婚姻应该亦是“朝不保夕”!既然要如此泾渭分明,何必结婚?如此充满“铜臭味”的婚姻应该离婚姻“坟墓”不远矣!

如果一方在外面借钱,没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那另一方是可以不用承担责任的。

以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另一方要承担责任。

但是,现在法律已经修改了,而且是最近才修改的,好多人还不知道呢。

最高人民法院已经看到这种现象大量存在。就及时修改了法律,只要是没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另一方也没有在欠条上签字,那么就不用替他承担责任。

具体法条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可以上网查查。

如果认为我说的对,请多多讨论,并关注我,点赞呀,朋友们。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