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不该录取艾滋病人_感染了艾滋病可以领到补助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08 15:46:03 人阅读
导读:目前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行为,尤其是男男性行为。当然,男男性行为并不是专指男性同性恋,现在也有异性恋男性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滋病感染情况比...

目前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行为,尤其是男男性行为。当然,男男性行为并不是专指男性同性恋,现在也有异性恋男性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滋病感染情况比较严重,截至2017年底,我国报告存活HIV/AIDS 758610例,2017年新报告HIV/AIDS 134512例。


2017年新报告病例中性传播占95.1%,其中同性传播占25.5%。2017年全国哨点检测发现,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为7.3%。

更值得关注的是,1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一组最新数据,2017年全国新增学生感染者3077例,其中81.8%是通过同性性行为传播感染。


学生因为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不足,常常怀有侥幸心理,想着不戴安全套发生性行为感染艾滋病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平时还存在多性伴性关系这种高危行为,所以成为艾滋病高发地和重灾区。

艾滋病患者入学身份不公开。不知道是谁做的这等脑残决定!也许他还站在人道主义的制高点自鸣得意,觉得自己迈出了伟大的一步,自己浑身洋溢着大爱的光辉!

的确,你是关爱了这些患者,的确,他们是社会弱者,的确,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但是关爱弱者也得建立在保障其他人安全的基础上好吗?关爱弱者是要把他们从弱者变成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起变成弱者!

让艾滋病患者接受高等教育我们全力支持!但是必须做好防范措施。生命诚可贵,毕竟一旦感染几乎是不可逆转的。

艾滋病虽然感染途径只有母婴,血液,性传播三种途径。但其实共同生活也是有可能传播的。比如唾液,唾液本身是不含病毒的,但是如果患者有口腔溃疡或有消化道(包括口腔牙龈出血)破皮状况,那么他的唾液里面也是携带病毒的。

而且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正是荷尔蒙分泌旺盛的时期,现在又思想比较开放,这些患者也是正常人,也有需求,如果他们和其它学生正常恋爱发生关系。大学生恋爱对象也换得比较频繁,有可能真的一传十,十传百,并非危言耸听

我们都知道,一些特定人群的心理与正常人不一样,尤其是一些知道自身缺陷的人(比如古代太监,不好意思,只是打个比方)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正常人都可能出现报复社会的可能,如果艾滋病患者上学期间与他人发生矛盾,恶意报复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综上所述,我觉得艾滋病人隐瞒病情入学不可取。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无可厚非,但是要在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或者成立单独的艾滋病患者大学也可以,和正常人混读犹如一颗定时炸弹,爆发只是迟早的事!

也许我发这些也改变不了什么!直到真的有无辜受害者才会真正有人关注这个,但愿大家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吧!

高校校园确实是艾滋病高发区域,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大学同学基本都是18、9岁的成年人了,这个年龄,即到了恋爱时期,同时性对他们来说也是即神秘又好奇,特别是还受到了西方所谓“性解放”思想的影响,有时往往把持不住,就很容易偷吃禁果,更要紧的是他们根本就不重视自身保护,这就给艾滋病病毒感染创造了机会,因此,校园艾滋病病毒高发现象就毫不惊奇了!

医学证明,艾滋病感染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性传播(不洁性行为)。2,血液传播(输血没能严格把关)。3,母婴传播(母亲患感染)。以上原因最严重的还是性传播!

艾滋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并且有三个月至三年的潜伏期 ,有的病人虽有感染,却不发病,成为终身带毒者,这种人属于极少数,他们虽然不发病,但是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染别人!上面说了他们是少数不发病的人,可绝大多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都在不同时期内成为艾滋病人!这就是说,他们患上了非常顽固、目前还没有特效方法治愈的疾病!

目前我们唯一应该做到的就是(特别是校园年轻人)洁身自好,在性方面千万不要放纵自己,起码要特别注意加强保护,这是非常重要的!

谢谢邀请!

有上升的势头啊

艾滋病可以领到补助吗?

我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我来强势回答一下!

明确回答,艾滋病是可以领补助的,国家针对艾滋病实施了四免一关怀政策。

什么是“四免一关怀”政策?

国家为了更好的防治艾滋病而推出的政策,具体内容如下:

⑴ 国家实施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

⑵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施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⑶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

⑷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

⑸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如何申请补助金呢?

该事由各地政府艾滋病防治办公室(简称艾防办,也叫防艾办)负责管理。 因为有的地方是街道办负责,有的是放到了红十字会,有的在疾控中心,所以必须先打电话直接咨询该办公室,再按他们的要求提交申请。有些地方可能会在当地民政局具体申请,需要申请可以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咨询。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