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是合法行为_民事法律行为一定要合法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7-05 14:40:08 人阅读
导读:不一定,现在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要求合法了,合法性已经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了。《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

不一定,现在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要求合法了,合法性已经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了。

《民法总则》:

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第一百三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

扩展资料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没有法律约束力。

除此之外,还会产生下列法律后果:

1、财产返还

由于民事行为无效,当事人从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就失去了合法根据,所以,当事人应将其从该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财产返还分为单方返还和双方返还.

前者是有过错的一方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返还给对方,而对方所得财产则不予以返还,依法另行处理。后者则是双方各自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分别返还给对方。

2、赔偿损失

无效民事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还相应地产生损失赔偿的后果。该后果的承担是与当事人的过错相联系的。应依据当事人的过错确认其赔偿责任。

3、追缴财产

在法律规定情况下,执法机关要将当事人因无效民事行为所取得的财产(已经取得和约定取得的财产)予以追缴,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给第三人。

参考资料来源:

人大网--民法总则

您好,这里是【法妞问答】为您解答: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即民事表意行为。民事行为的效力状态是指民事行为成立之后能否引起行为人意思表示内容所追求的民事法律效果的不同状态,其效力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有效、无效、可变更可撤销、效力待定、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等。

不一定,现在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要求合法了,合法性已经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了。 《民法总则》: 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第一百三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

民事法律行为都是合法行为。

因为民事法律行为都是表意行为,故《民法通则》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这是法律对民事法律行为所下的定义,其含义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按当事人意思发生变动权利义务关系效果的合法行为。

所谓合法,就是说它所追求的效果“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民事法律行为中的当事人意思将成为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若不对意思表示有所要求,那么违法的意思也将发生预期效果,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故意思表示必须合法,这也是法律对当事人个人行为的干预,说明自由是有边界的,任何人的行为不得以损害他人的权利或破坏公共秩序为代价。

民事行为包含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事实行为。

01民事法律行为(以下简称“法律行为”)和民事事实行为(以下简称“事实行为”)的概念

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件,即无意思表示,就不存在法律行为。说的通俗一点,行为人做这件事的事情,其心里期望能达到法律上的一个效果。比如合同、遗嘱等等

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件,即无论是否包含意思表示,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被法律认认定就可以,比如无因管理、创作作品等等

02举例子教大家学会辨别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我为了戒除我的网瘾,将我的苹果11手机抛弃进垃圾桶。15岁的王某拾到我这个手机,并找到自己的好友16岁的朱某,朱某把自己的电脑给王某,王某把这个手机给朱某。

分析:

1、王某拾到这个手机,从法律上讲属于“先占”,只要有这个行为,即使王某没有任何的意思表示,法律依然赋予其法律效果:王某取得了这个手机的所有权。先占就是我们所说的事实行为。

2、王某和朱某互易是两人意思表示的结果,两人的互易行为属于法律行为,如果两人没有意思表示,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互易的行为的。因此互易是法律行为。

结语

从上面概念和例子中,你是否明白了民事事实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了呢?

我再出一题来考考你:我自己在农村的宅基地上建造一间房屋,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有兴趣的网友请留言一起讨论。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