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盗窃罪行为_盗窃与扒窃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6 15:16:06 人阅读
导读:不打招呼悄悄地将别人的据为己有,称为偷。以前是种职业。有公开地穿行密集人群中,手指作业。俗称“扒手”。也有秘密进入无人的家中,撬(开)锁搬物。人称“盗贼”。有一...

不打招呼悄悄地将别人的据为己有,称为偷。

以前是种职业。有公开地穿行密集人群中,手指作业。俗称“扒手”。

也有秘密进入无人的家中,撬(开)锁搬物。人称“盗贼”。

有一定技术含量。也是风险性较高的职业。

有专业培训点,据说授业师傅很尊重职业情操。

随着时世变迁,此职业渐渐的濒临失传。

为未来非物质遗产的保留,干这一行的人将受特殊保护。不许语言污辱,更不能手指脚碰。

有段时间,风闻许多这个行业的殉职人得到丰厚赔偿的报道。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五种情形:(一)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这是刑法关于盗窃罪数额的限制。盗窃数额的认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执行。(二)多次盗窃。所谓多次盗窃,应为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这一规定主要指三次以上盗窃累计数额仍达不到较大者。(三)入户盗窃。刑法修正案(八)对入户盗窃,不论次数,不论盗窃价值的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入户盗窃不但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住宅权,而且极易引发抢劫、杀人、强奸等恶性刑事案件,严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和生命安全。(四)携带凶器盗窃。所谓携带凶器盗窃的“凶器”应为两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如枪支弹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这些在办案实践中应当由规定的部门进行鉴定。另一类是为盗窃而准备的凶器,不属于国家管制的器具,如棍棒等。(五)扒窃。司法实践中一般理解为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秘密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为扒窃。

谢悟空君邀请!盗窃罪怎么判真不知道耶!那就随便说两句吧?盗窃了3150元又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书,从案例上来看盗窃罪应该算是比较轻的吧?不知此人是否有前科?如果没有那可能就不会判行吧?有盗窃前科那就另当别论了。

通俗讲:一般的盗窃构成犯罪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而扒窃则没有这个限制,扒窃一块钱也可能构成犯罪。

扒窃是盗窃的一种形式,扒窃也属于盗窃,相当于白马也是马。不过相比于普通的盗窃罪,刑法对扒窃行为有特别的规定。

我国刑法中的盗窃罪是这么规定的: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这个规定,盗窃罪一般要求达到一定的数额才能构成犯罪。

这个数额各个省的规定还不一样,具体根据这个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幅度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之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这个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比如江苏的盗窃罪构成犯罪的起点是2000元,而云南起点是1500元。也就是说,在江苏盗窃1500元一般不构成犯罪,而到云南偷1500元就构成犯罪。

但是,如果多次盗窃或者是扒窃,则没有这个数额的限制。换句话说:一般情况下,盗窃在两年内达到三次,或者是扒窃。不要求达到盗窃罪数额较大的起点,就可以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应当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

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

按照这个解释,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为扒窃。且不限于秘密窃取。

根据刑法规定,扒窃是盗窃罪的罪状之一,是行为犯罪,也就是说,只要实施了扒窃行为,就构成犯罪,窃得财物多少不影响犯罪成立。

认定扒窃,应把握两个特殊性:

一是地点特殊。

发生的地点是车站、码头、广场、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或者是公共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二是扒窃的对象特殊。

扒窃的目标和一般盗窃不同,其犯罪对象是受害人随身携带的财物。包括当事人随身携带的财物,如钱包、手机、首饰等,也包括随身带在身边,伸手可及的财物,如当事人吃饭时放在餐桌上的手机、挂在椅背上衣服、包中的财物等。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