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前债务离婚后妻子承担吗_离婚后前夫的债务是否需要由原配承担?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6 01:44:07 人阅读
导读:我来回答吧,我是婚姻家庭律师。这事儿还真不一定。很多离婚后的女人被告上法庭要求承担前夫债务的。第一,前夫名下的债务是婚内所欠,不管是用于个人消费还是家庭共同生活...

我来回答吧,我是婚姻家庭律师。

这事儿还真不一定。很多离婚后的女人被告上法庭要求承担前夫债务的。

第一,前夫名下的债务是婚内所欠,不管是用于个人消费还是家庭共同生活,债权人在起诉时为了提高对方还债的保障能力,一般都会把对方的原配夫妻双方同时作为被告,至于到底是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需要经过法院审理认定。这时候就需要未举债的一方提供所举债务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相关证明;如果债务最终被认定为用于家庭生活,或者共同经营,那么就会被判定为原配夫妻的共同债务。

第二,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任何一方对外借债时,如果债权人知道该约定,那么,这债务就是举债人的个人债务。怎样证明债权人知道夫妻财产约定?借款的时候写在借款协议里面是最好的举证方式;

第三,如果夫妻恶意串通,通过离婚的方式把财产转移给未举债的一方所有,债权人可以提起诉讼,要求法院确认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无效。

第四,潘律师刚刚代理过这样一起案件:男方对外借款20万元,借期一年,到期未还,却与妻子离婚,离婚协议约定房子和存款全部归女方所有。这个案子就变成了两个诉讼,第一个诉是民间借贷,法院判决由男方单独承担20万元债务及利息;第二个诉是确认对方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无效,法院判决支持了我方诉求。

我是婚姻家庭律师,专业办理各类涉及离婚、财产分割、继承、子女抚养纠纷等家事方面的业务,现在青岛执业,如需咨询,可私信留言。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夫妻债务怎样处理?

夫妻离婚时,如果对外负有债务的,即使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债权人仍可以找任何一方主张还钱。所以,在离婚时应该确定离婚债务怎么分配?好确定一方可以积极偿还债务,那么,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处理?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担的债务,如果是为了共同的生活、共同的投资、对老人和孩子尽赡养抚养义务等双方共同的事由,则债务由双方共同负担;但如果是一方为了赌博、吸毒等非法的事由所负担的债务、在借债时又对另一方进行了隐瞒,则此债务不能视为共同债务。

确认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属于夫妻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人,可以考虑以下两个判断标准:

1、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如果夫妻有共同举债之合意,则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均应视为共同债务。

2、夫妻是否分享了债务所带来的利益。尽管夫妻事先或事后增色没有共同举债的合意,但该债务发生后,夫妻双方共同分享了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则同样应视其为共同债务。


夫妻债务最新司法解释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第二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四条 本解释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以上便是夫妻债务的处理,实践中经常有难以判断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个人债务的情况,那么建议必要时可以找个专业律师介入处理。

夫妻一方欠下的债务,离婚后另一方需要承担债务分情况如下:

据我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夫妻任何一方应根据债权人的要求全部或部份偿还债务,应当共同偿还:“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

我国夫妻财产实行共同共有制,也不分先后顺序,一方财产不足以清偿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对共同债务应以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或夫妻任何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清偿,由双方协议清偿,不分夫妻应分担的份额,即不论双方是否已经离婚。

债权人有权向夫妻一方或双方要求清偿债务的部份或全部;协议不成时,夫妻“共同偿还”的责任是连带的清偿责任,因此在承担责任的方式上。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另一方负有连带的清偿责任。

婚前共同债务,离婚后还要求夫妻一方一起偿还吗?为什么?

婚前共同债务只要是两人都共认是共同的,离婚后一方有权要求另一方一起共同偿还其共同债务。(我不是专门法律人士,回答只供参考)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