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一般把什么人借调出去_一般借调什么人?
特邀律师
借调,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可谓再熟悉不过了。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都有被借调的经历,或者有与借调人员一起工作的经历。借调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好像跟老百姓关系也不大,但其实与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关系不浅。
地方组织借调一般有两种:
一是机关向事业单位借调。
二是系统内上级主管部门向下级单位借调。这种情况在卫生和教育系统特别突出。
“漂在机关”,许多借调人员都这样形容自己。不管是自愿的借调,还是被单位安排的借调,借调人员一方面感到幸运,认为机会之窗在面前打开,一方面又常常有一种患得患失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在不少人眼里,他们攀上了高枝,其实许多人是“进退两难”。其中的甘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对地方组织部门而言,一个头疼的问题是被上面借调的人员回来后还需解决其级别问题。
其实,被机关借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没有任何前途的。首先事业人员不可能通过调动的方式,进入党政机关工作,成为公务员。公务员凡进必考,事业人员调整到党政机关,属于混编混岗,是典型的违规行为。也不能通过直接提拔任用的方式,成为机关单位的领导干部。事业人员想通过提拔晋升,成为公务员身份,必须先在事业单位提拔为实职管理人员,两年后如果年龄不超过40岁,才可以调任党政机关领导岗位,过渡登记为公务员身份。因而,事业人员借调在党政机关工作,都是辛辛苦苦白忙一场,实现不了调动的目的。
人员借调后,原单位如果工作轻松、编制不紧张,对个人没有什么影响。如果原单位人多编少,岗位紧张,往往借调一半年之后,回来在原单位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岗位也没有了,编制也没有了,想提拔晋升、使用编制,反而需要重新论资排辈,对个人发展前途不利。就目前的人事管理形势,如果有上级或者其他部门提出借调要求,最好是一口拒绝,安安心心在原单位发展。即使想进党政机关,或者县直、市直部门、事业单位工作,最好是通过提拔晋升、公选遴选、公开招考等正规方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要试图走捷径。
面对借调,能不去尽量不去,尤其是党政机关单位。实在没办法去了,能回就尽快回来。
没门路的还不如不走借调这条路,没太多意义。
我之前被市级部门借调过半年,去了以后借调部门领导给我画一个大饼,说我表现好就可以留下来,然后几次当着我的面向领导推荐。但是,在这期间借调部门物色了调入了几批人,但是我呢,不要说上考察名单,连后备考察的名单都没上。前后反复折腾了几次,发现调入的都是一些关系户,有的连基本的办公软件都操作不成!所以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工作能力在关系面前不值一提。
在即将结束的时候,部门领导和分管领导又找我准备喂饼,让我继续留下来,毕竟一个经济适用能力强而且免费的劳动力谁也不想放过,但是我基本看透了,所以果断拒绝,借调时间一满我就回原单位了。
但是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因为借调部门领导推荐的事传到了原单位领导耳朵里了,本来之前意向提拔我的,结果就因为这换了另一个人。
综上,被借调以后总得感觉就是,两不管。虽然借调在上级部门,但是你享受不了借调部门的任何福利和资源,甚至低人一等,最主要的没关系留不下来!同时,借调期间,你在原单位的存在感为0,原单位不会管你!有任何好处你想都不要想!所以,你除了换个地方干活以外,没啥好处。
一般被借调的人是工作能力高,而且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领导借调这些人就是看中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挂职和借调的相关规定情形
挂职和借调有严格的区别,两者从形式上来讲,完全相反。
一、挂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1、隶属级别较高的上级部门或单位,因工作需要到下级市县政府或部门挂职锻炼,原因一般是提拔过程中缺乏基层锻炼经验,或者岗位紧缺等。
2、对口帮扶。
3、专业技术培训锻炼,或者经验学习等。
二、借调。借调是同级或上级部门,因业务需要,抽调能力出众,或者掌握某种特定技能的人员到该单位服务。借调一般有时间限制,多为临时性质的,其工资待遇由原单位发放,考核由原单位进行,身份不发生变化。
借调者一般都有正式调动的欲望,选择借调单位时,都会想方设法,通过努力工作得到认可,从而正式调动或提拔到借调单位工作。由于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管理规范化,基本上凡进必考,借调人员除提拔作用外,想通过调动或者定向招考进入借调单位工作,已基本不可能,尤其是跨行业调动,或者借调到公务员单位和参公单位。纯事业还能想办法解决,或者有能力提拔任用也可以考虑。
其他借调就是去做牛做马,出苦力去了。市县一级,借调七八年调动不了、提拔不了的情况并不少见,借调四五年的更是到处都是。组织人事部门近年来也在不断清理,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否则停发工资。最难受的就是借调单位没能力办理正式调动手续,而原单位也没有了自己的岗位,夹在中间,不上不下,最害人了。
因而建议:借调须谨慎,定向不靠谱,优先是胡说,公平最重要。
峰值,值峰,个性标准人才。
可以借监,可以挥发,同样可以发挥。
多种标准,有可能是领导助理。
信,信得过的行业边防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