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有哪些_纳税人和负税人有什么不同?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5 07:03:00 人阅读
导读:答:按实际情况缴纳,如果没有成本费用发票,那你的企业所发生这些费用都是不能抵扣的,所以根据税务局规定,你必须按实际情况缴纳,但同时也可以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

答:按实际情况缴纳,

如果没有成本费用发票,那你的企业所发生这些费用都是不能抵扣的,所以根据税务局规定,你必须按实际情况缴纳,但同时也可以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你这些成本费用是有部分可以抵扣的,比如:工资,社保,这些,

第二种情况就是利用现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的避税,

比如你第一种情况:你一年收入是300万,那你工资一年左右30万算,社保5万,左右,那你扣除这些之后只需要按65万元去算企业所得税就行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现在小微企业可以利润总额不超过300万,企业资产不超过500万,人员不超过500人,是可以申请减半征收的,

例如:你全年利润总额是280万,那就可以申请减半征收,那就是280*50%*25%=35万税费。这样是可以少交所得税额的,(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你公司具体问题是核算,总共有三个级别,不足100万,100万到300万,300万以上)

当然具体实施情况,是需要根据你当月,或者当年的情况去进行核算的,这个是需要财务根据每个月情况合理计算的,

非请自来。

问题有点乱,简单捋一下,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只有主营业务收入”,税务机关会对其核定应税所得率计算企业所得税。

简单说下几个概念,“小规模”是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并非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可以说,不管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都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义务人。

对于企业所得税的“核定征收”,也是有规定的范围,通常就是账目不清的企业才适用核定征收。核定征收具体还可分为:核定应税所得率或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像题目说的,只有主营业务收入,无费用,即属于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税额,类似这种情形,更适用于核定应税所得率计算税额。

我们知道,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尤为关键,适用核定应税所得率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式中应税所得率,是税务机关根据主营项目确定的,通常为10%,当然,具体行为不同,应税所得率也是有所不同,具体不过多阐述。

以应税所得率为10%,我们简单举例如何计算企业所得税。

比如,核算的收入总额是10万,应纳所税所得额=100000×10%=10000元,应纳所得税额=10000×10%=1000元。

大概就是这样,我先闪了。

对于这个问题,用最简单最直白的一句话进行陈述,你会明白的。

销售方(或者所得者)是纳税人,购买方(或者消费者)是负税人。

所谓企业所得税是指对我国境内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经营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经营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务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同时,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一下同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可见,在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体企业,国有企业,法人型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非法人的私营企业因为不具有法人资格,只要求投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想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是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但是如果要成立合伙企业虽然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依法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谢谢邀请。

先说个人,都说是个人了,自然缴纳的是个人所得税,干嘛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再说为什么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一、从法律规定来看。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因此,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从历史沿革来看。虽然我国1994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都列入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征收过企业所得税。但是由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特殊性,造成了企业与投资者重复征税的情况。为了鼓励个人投资,公平税负,2000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发〔2000〕16号),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2007年企业所得税立法时,明确规定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三、从法理依据来看。国家无论课征什么税,要由一定的纳税义务人来承担。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自然是企业。企业能够使用自己的名义、独立支配的财产承担纳税义务,属于民法上所称的法人。法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者个人所有,投资人以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合伙企业是由普通合伙人,或者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的组织,其普通合伙人要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没有法人资格,没有独立支配的财产,投资人要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无法独立承担纳税义务,不是适格的纳税义务人。

因此个人独资企业以投资者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企业自身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及其分类标准:  根据纳税人税源重要性、征收方式、纳税方式和涉税风险等将纳税人分为六类。具体如下: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  (3)私营企业;  (4)联营企业;  (5)股份制企业;  (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所指的其他组织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  上述所称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者组织,是指纳税人同时具备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独立计算盈亏等条件的企业或者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主要确定征收方式,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税率。

1. 征收方式。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因为一般纳税人的规模相对比较大,账务核算也比较健全,因此,大都适用查账征收。在查账征收的情况下,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所得税税率。

2.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可以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来进行计算。

大部分情况下,因为会计利润是已知的,都选择间接法来进行核算。以税法的规定为准,将会计利润进行调整。

一般企业比较常见的调增事项,比如费用超支(超过税法规定的标准或者有税法不允许扣除的项目),会计与税法规定不同(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有要求或者可选择)等等;

常见的调减事项,比如有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等等。

经过调整以后,才能确定真正属于税法规范的需要纳税的利润。

3. 适用的税率。

企业所得税适用的税率并非只有一个25%,之前也有提及,这里再次列示。

其实,对于企业来讲,关键的问题不是会计算企业所得税。而是通过了解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来考虑日常经营活动的规范、处理方法以及对税收的筹划。比如,税法说企业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那企业是选择一次性计还是分期计?当然是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又如,税法说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可以有5%-10%的优惠税率,那企业现在符合条件么?可以符合条件么?再如,税法规定的扣除限额和比例,那企业经营的时候就要注意控制,避免最后不能税前扣除。这些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了解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不单单是为了保证税款计算的准确性,也能更好地进行管理上的控制和筹划。

以上财会小童观点,欢迎评论补充。

企业所得税征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查账征收,就按账载金额的利润总额的25%缴纳所得税;另一种是核定征收。@_@这里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查账征收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的计税毛利率,即预收房款预征企业所得税,企业根据预收房款按照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的计税毛利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12%是计税毛利率, 应纳税所得额=预收房款*计税毛利率=预收房款*1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预收房款*12%*25%=预收房款*3% 另一种情况是该企业企业所得税按核定征收方12%是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应税所得率=应税收入*12%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应税收入*12%*25%=应税收入*3% 两个12%都是政策规定的(这个率国家定的是范围,具体由当地税务机关根据当地情况确定),你说的应该属于后一种情况。国税申报的税金主要有:增值税、所得税。(2)每季度末下月的15号前申报所得税。(3)国税纳税申报比较复杂,需要安装网上纳税申报系统,一般国税都要对申报单位进行培训的。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