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收购的公司还能独立吗_为什么一些公司被并购后会裁员?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9 16:52:34 人阅读
导读:1、一朝天子一朝臣;2、内在业务调整的客观原因;3、本来业绩不好,需要裁员来提升业绩。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刚读到《公司被收购以后,我怎么办?》,里面提到,并购,...

1、一朝天子一朝臣;

2、内在业务调整的客观原因;

3、本来业绩不好,需要裁员来提升业绩。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刚读到《公司被收购以后,我怎么办?》,里面提到,并购,是公司之间,相互对抗并妥协的结果。收购带来了行业格局的变化,意味着有些公司之间的战争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但收购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团队磨合、管理差异,以及收购所延伸出来的故事,却才刚刚开始。大众的目光往往聚焦在收购双方的管理团队,但公司被收购之后,员工何去何从?

在华尔街25年了,我曾前后遭遇两次因公司被收购而被layoff,第二次在十八年前,因正值.COM破灭,911雪上加霜,华尔街惨不忍睹之际,终生难忘。当时还写了篇文章《前方是绝路,希望在拐角》描写了那次被裁的前后经历,《读者》首发(并收入进《读者》精选集)、多家报刊杂志转发,并被选为青少年课外读物。那就再贴上来,温故而知新,和大家分享吧:

经济不景气时,华尔街裁员是非常无情的,一分钟、甚至一秒钟前还是拿着高薪的白领,倾刻间就会变成无业游民。2002年,我供职的BRUT ECN 被SunGard 兼并,我就亲身经历了这样一次大规模的裁员!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到公司上班。一进办公室,就看见地上堆着无数空的计算机箱子,回想起楼下停着的十多辆出租车,我不禁心里一震。

突然,我桌上的电话响了,我的血液一下子凝固了,机械地接起电话:“马上通知所有员工,到会议室开会!”放下电话,我感到双腿有些瘫软。

在员工大会上,高层领导宣布这一天SunGard兼并了BRUT ECN。SunGard的“接收大员”对我们的BWS系统赞赏不已,承诺我所在的部门不会裁员,还准备投入资金、人力,把产品开发成旗舰产品。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灾难中的幸存者一样。然而,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人。十二月中旬的一天,我所在的部门突然被一锅端了,真是世事难料啊!

那时的华尔街,正逢“9•11事件”过后的不景气阶段,各大公司的裁员声一浪高过一浪,被裁掉的员工不计其数。据统计,当年华尔街的从业人员从40万被裁到了20万,数量大得相当惊人。

2003年新年刚过,倍受打击的我不得不打起精神重新找工作。

如以往那样发出了一批履历,但都是石沉大海,除了猎头公司来了几个电话,就没有任何音讯了。这是以往不曾有过的,我感到不对劲儿了。后来看到一份统计,才知道那时35%的公司在裁员,60%的公司人事冻结,而仅剩的5%招工的公司又大都通过内部招聘,如员工的介绍等。

通过多方努力,一月中旬开始,渐渐地有了面谈。

第一个是汇丰银行,一谈下来,他们那个部门的业务我从未做过,于是我将履历改了一下,加上了相关的内容,同时恶补了相关的金融知识。

二月开始,面谈多了,包括Banco Santender(西班牙语系最大的银行);美洲集团;美林证券等,但因人事冻结,只是三到六个月的短期合同,我便将这些面谈作为练兵,积累经验。

不久,又有两家公司的面谈被列上了日程,这两家无论在技术还是金融业务上都和我以往的经验很吻合,我报着必胜的信念上路了:

第一家是CIBC(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据说回复率不到2%,而我就幸运地在这2%之中。一谈下来非常对路,估计成功的概率很大!哪想到情况突变,他们突然不添人手了,我的心再一次跌到了谷底。没办法,风景转的时候,人的脚步必须跟上。我打起精神,又投入了“战斗”。

第二家是瑞士的第一大财团UBS,一面谈,双方都很满意。但问题是他们不在纽约,在康州。因妻子在纽约读书,只好作罢。接连失去两次机会,我不禁有些气馁了。

就在这时,我接到了一个电话。一个自称Don的人开口就问我:“你是不是在找工作?知道全世界房价最高的地方在哪儿吗?”“旧金山。”“那么哪里的生活水平最高呢?”“当然是日本东京咯。”“德国人最爱开什么车?”“日本人开私家车的多,还是乘公车的多?”他一个接一个地问我一些与工作不相关的问题,令我十分纳闷儿。后来我才知道,他来自CSFB(瑞士的第二大财团下属的投资银行),正在物色适合的助理副总裁,负责该投行的电子交易——我的强项。由于中国人的技术不成问题,可交流常常出问题,所以,他们从收到的四百多份履历中先挑出八十份通电话,然后选出三十个人面谈,再选出十八个送到CSFB办公总部面谈……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一星期后,我接到了翘首以待的正式聘书,薪金竟然比我在BRUT ECN时还多出五千美金,真令人惊喜!

生活中,面对困境,我们常常会有走投无路的感觉,不要气馁,再坚持一下,希望就在拐角处等着你!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开什么玩笑,微信独立出来能打过腾讯游戏板块就不错了,腾讯帝国游戏收入才是最高的,不过后期应该是它的投资板块,看看腾讯的投资版图,上有京东(25%的股份)、美团,下有一众上市公司,早已进入躺赚的阶段,只要不出大的意外,20年内收入定会逐年上升,微信核心是携流量以令诸侯,想象空间很大,但盈利模式还是稍微有些单一,主要靠广告、营销,后期小程序也许会成为一块大蛋糕,如果能在金融领域(例如类似支付宝的模式)有所突破,集社交与钱包为一体,也许会有质的飞跃,看看现在的蚂蚁金服就知道了,一旦上市,市值不会比微信低的,像这种体量的公司和产品,比的就是战略、定位和捕捉时机的能力,其它相对而言都是浮云,顺便补充一句,下一个能超越qq和微信的社交产品,绝不仅仅是软件形态的产品,而是另外一种意识形态的产品,在视觉、交互、体验、服务上的一种创新性产品,也许与ar、vr、ai会密不可分,而这种产品在5g时代必然会来临,只是不知会花落谁家而已……

事实上,不止是EA,许多游戏工作室在被大公司收购之后,最终都走上了解散的道路。一方面,大公司会影响独立工作室的创作。拿EA举例,其在收购工作室之后,都会要求工作室使用寒霜引擎进行游戏开发,这对于有习惯的游戏引擎开发者来说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独立工作室本身的构造。一个成功的团队,大都依靠着一两个核心制作人,一旦核心制作人离开,整个团队的水平将会大幅度下降。许多工作室在被收购之后都出现了核心制作人与公司理念不和离职的事件,这也使得许多工作室实际上在被正式宣布解散前,已经是处于瘫痪状态。

而除此之外,恶意收购也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一些大公司收购独立游戏工作室,往往看中的只是其核心制作人。在收购完成后,会将原有的团队进行打散重组,进入不同的部门和其他团队工作,调走核心人员。

一流的小公司(中低水平的就不提了)一般都来自几个甚至一两个核心人物,离开这个核心团体,制作水平会大大降低。而这些天才的追求肯定不是香车美女(在20世纪游戏业是个非常暴利的行业,某个作品达到百分之一千的利润率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好的制作人不差钱),而是有更高级别的追求。制作人的需求是什么?尽量多地创新,达到艺术上的新高度,就算是制作续集,也要有革命性的进化。

而大公司的要求是什么?稳定的增长。就算不增长,你至少得稳定对吧?稳定靠的当然就是原有品牌的号召力,于是制作人就陷入了续作地狱。小岛秀夫可不是做了5代MG,算上当年家用电脑上的,他做了7作正传3个外传呢。自从MGS开始,他就做过1个新品牌ZOE,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他一开始就是KONAMI的人当然没问题,但是别的被收购的小公司制作人呢?理念不合,又不缺钱,那还不走?

发生这种事和母公司的容忍有很大关系,比如Irrational Games的Levine同志几乎是将所有问题集于一身:追求完美(BSI半成品返工),有人罩(现在还在TAKETWO),不想一辈子出续集(BSI算不算续集都很难说了),与rockstar的另一堆“混蛋艺术家”遥相辉映。SQUARE在游戏业对制作人的重视是数一数二的,但最后松野还是走了,FF12也因此失败。(FF12的成品相比之前整个行业对它的期待,连一半都没达到,是个彻底的失败作品。)一味迁就天才导致悲剧的情况也是有的,铃木裕为了完成理想中的莎木,直接就把SEGA搞垮了。

Infinity Ward的核心团队出走,表面上是利益分配不均,实际上是争夺对项目的控制权,人家早说了,他们关于COD的一切想法都在MW2里实现了,再做MW3毫无意义。人家说的是不是实话?100%的大实话。所以AB社也只有一个选择,天才滚蛋,让听话的庸才来干活。

以上所说的情况不包括EA,EA是家不能以人类思维来理解的公司。接触了这么多年,我猜测EA的逻辑是这样的:庸才易得而天才难得,我把世界上的天才都害死了,这样我依靠庞大的资金优势和随手可得的庸才就可以保证公司万世屹立不倒!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