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事业单位工资变动情况_档案工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4 19:48:55 人阅读
导读:事业单位的工资,实行的是岗位对应制度,在什么岗位,拿的就是什么工资。比如在管理岗位就是管理人员工资,如果是在专业技术岗位,拿的就是职称工资制度,在工勤岗位,拿的...

事业单位的工资,实行的是岗位对应制度,在什么岗位,拿的就是什么工资。比如在管理岗位就是管理人员工资,如果是在专业技术岗位,拿的就是职称工资制度,在工勤岗位,拿的就是工勤人员工资。如果原来是参公事业单位,拿的工资、福利、补贴和公务员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改革后或者调动到公益类事业单位,那么拿的就是事业人员工资,以往的参公身份,也只是一种工作经历而已。同样的,如果是原来的事业单位承担的是生产经营类职能,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被改制为企业,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在新改制的企业就职,那么就是实行的企业工资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效益好,个人业绩好,工资就高,如果企业效益不好,或者个人能力不强,赚取的工资收入就少。

不仅工资如此,社保执行的标准,也是按事业单位改革后的性质,执行不同的标准。目前,我国实行的还是双轨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五险一金”等社保标准不同,缴纳的比率不一样,享受的标准也不一样。如果改革后还是事业机构性质不变,职工执行的就是机关事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如果改革后成了企业,或者改革后编制精简,成为了编外人员,执行的就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事业单位改革,对个人影响最大的,一个是机构性质随职能发生转变,比如原来的参公单位成为了事业单位,个人的参公身份没有了对应的单位和岗位,到底是保留身份直至自然减员,还是随单位性质发生转变,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政策,还有待国家正式文件出台。就目前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但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维护个人既得利益,会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补偿,比如对因参公影响了职称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将参公年限认定为职称年限,继续参与职称评定,对一些符合条件的,也可以直接认定更高一级的职称。对于省考、军转、群团、选调生等参公人员,也可以保留参公身份,在公务员岗位自由转任。

第二个影响最大的,是机构整合后,管理岗位减少,原来有职务的管理人员,因机构整合,失去了管理岗位,只能享受已经取得的职级待遇,等待空缺职位出现后按条件递补。无职务人员的大量存在,同样对新进人员的晋升造成极大的影响。管理职位的减少,和因改革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在短时期内,会造成事业人员晋升发生困难,也会使省考事业人员名额大大减少。由于事业单位改革还没有完成,今年的事业人员招考下降还不是十分明确,但公务员招考减少40%的现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明年事业单位改革结束后,两三年内事业人员招考名额下降,几乎是肯定的。

第三个影响,就是因事业单位改革,参公身份的失去,或者生产经营类改企,事业人员转变身份成为企业人员,这两种情况对原事业人员的工资收入都会造成影响。参公人员改事业,工资肯定会下降,一般在20%以上。如果是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以上职称,影响就不会太大,甚至工资收入更高。同样,事业人员转企后,个人工作的稳定性会变差,工资收入也会受企业、个人能力、业绩等方面的影响更大,收入也会变得不太稳定。

第四个影响,是事业单位改革后,编制管理规范,除国家规定的编制外,不允许地方政府自行设立和使用自收自支、自定、自筹类编制。精简编制的首要对象,就是这三类地方自定编制。中编办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必须于今年6月底前将这三类编制回收撤销,今后不再使用。各地改革有前有后,有些地方的自定、自筹编制早已经取消,但绝大多数地方的自收自支编制还存在,数量有多有少,能否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完成任务,还存在未知数,但随着生产经营类改企,和机关事业性收费的取消,这个趋势不会改变。

改革是百年大计,势必有阵痛,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事业单位改革,对全国140多万事业单位、4000多万事业人员造成极大影响,尤其是其中1000多万的自收自支人员、编外人员造成的冲击更大。改革方案规定,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面,可以采取提前退休、分流安置等方式,妥善安置涉改人员,相信各地政府都会采取积极的人员转隶方式,促进涉改人员的平衡过渡,保证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如期完成。

档案工资,实际就和字面的意思一样,如果国家正常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时候,将调整工资后工资档案装入个人档案。

在实际中,现在应该是一个过时概念。为什么会产生档案工资呢?这有几种情况。

第一,国家公务员因工作调动产生的档案工资。比如原来在机关工作,每月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加起来是5000元,这是在机关工作时的工资。后来因为工作需要,组织上决定将其调到所属的企业工作,到企业后实行的是企业的工资制度或者是拿年薪制,这样他在机关的工资不再领取,但要存入档案。如果他在企业工作期间,遇到正常工资调整,也要按照他原来的级别进行调整并装入个人档案。过几年回到原来的机关或是调到别的机关任职,那他的工资就是以档案工资作为基数,再加上新任职务进行调整。

第二,停薪留职人员。过去因机关精简机构实行人员分流,鼓励部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停薪留职到民营企业挂职或是领办乡镇企业、创业。他们停薪留职期间,如遇到国家正常的调薪调级,也要给他们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工资装入个人档案,如他们后来回到机关,档案工资就是他们回来领取工资的依据。

第三,人事代理的一种形式。部分人从党政机关离职或辞职后,在当地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人事代理。所谓人事代理就是帮助管理个人人事档案、办理社保、办理因国家政策正常的调薪调级、职称申报等。

总之,随着党和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化,档案工资这个名词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人事代理实际只有管理档案和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这两个功能了,档案工资实际上没有实质的意义了。

题主已经评上高级5年,说明在行业已经有较深的造诣了,并且现在领着中级工的工资,那说明职称序列也没有什么问题。

那么最有可能有问题的就是单位了,领高级工的职称工资还是中级工的职称工资,除了你要有相应的职称外,关键还是要单位能聘用相应的职称岗位。比如你已经评上中级工职称,如果你单位刚好有空缺的中级工岗位,并且你符合条件,单位也愿意让你干这个岗位,那么你就能拿中级工的职称工资。

现在题主最主要的是弄清楚你们单位的情况,是没有空缺的高级工岗位,还是你还达不到单位的要求,亦或是其他情况。高级工比中级工的待遇要好多了,现在已经耽误了5年,得抓紧时间搞清楚这个问题。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根据惯例,今年应该是机关事业单位两年一次的调资窗口期,预料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增资晋档,涨工资是绝对的,幅度应该不会太大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的调资,自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社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三个实施方案通知》以来,已经形成惯例以两年一次为周期,相对固定对机关事业单位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进行调整。调整的幅度根据职务与级别区分,从100多到2000多不等。

第一轮调整是在2014年10月1日。调整后,公务员的职务工资最低加了170元,最高加了1250元;级别工资最低涨了517元,最高涨了3115元。两项合计科级以下公务员基本上涨了六七百元,是涨幅比较大的一次。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标准也调整了工资,管理7级以下职员基本上也涨了四五百。

第二次调整是在2016年7月1日。调整后,公务员的职务工资最低上调了75元,最高上调2585元;级别工资最低增加210元,最高增加361元。两项合计科级以下公务员总计也就涨了三百多元,增资幅度明显不如2014年。事业单位相应调资幅度也有所下降,普遍增加了100多。

第三次调整是在2018年7月1日。调整后,公务员的职务工资最低增55元,最高增1445元;级别工资最低涨110元,最高涨613元。两项合计科级以下干部增加200元左右,增幅和2016年差不多。事业单位相应也调整了几十到三百元不等。

以上几次工资调整增加的数目都是应发金额,实际上扣除社保、公积金和职业年金后,实际到手并没有那么多,有的甚至还要倒贴,拿到手的钱不仅没增,反而还减少了。类似的情况在每次工资调整的时候都有。今年4月份,中央统一调整了社保养老金。预料从上到下各地马上将开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整窗口。调整的幅度估计不会太大,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最多增加两三四百之间,扣除社保后实际到手可能就是几十到一百多,基本与前几次调整持平。

这是基础性工资部分,地方性的津补贴会不会调整,会增加多少,要看当地的财政能力。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各地财政普遍受到了疫情冲击,各地应该不会大幅度增加地方性津补贴。因此可以预料,事业单位会涨工资,但不会涨太多,最好平常心对待。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