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病假工资如何计算_病假期间有工资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3 11:01:24 人阅读
导读:职工患病休假在六个月内的疾病休假工资计算:连续工龄<2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2年且<4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70%...

职工患病休假在六个月内的疾病休假工资计算:连续工龄<2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2年且<4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70%计发;连续工龄≥4年且<6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6年且<8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90%计发;连续工龄≥8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00%计发。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休假期内,若有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的,应予以剔除。职工患病休假在六个月以上的疾病救济费计算:连续工龄<1年者,病假期间工资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40%计发;连续工龄≥1年且<3年者,病假期间工资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50%计发;连续工龄≥3年者,病假期间工资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60%计发。应注意的是,患病停工6个月以上的职工,如领取疾病救济费低于本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40%者,应按40%的标准计发,但不能高于该职工月工资。

最新劳动法中对于病假工资是怎么规定的呢?

  新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2017

  第四条 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内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发给;

  (四)连续工龄满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95%发给。

  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上浮5%。经济效益差,难以达到上述标准的企业,经本企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可以适当下浮。下浮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各个档次标准的5%。如情况特殊超过5%的,应报所在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第五条 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上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5%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第六条 原系全国劳动模范、省(部)级劳动模范以及部队军以上单位曾授予战斗英雄或曾荣立一等功并一直保持其荣誉的职工,在病假期间,工资照发。

  第七条 职工患病,在医疗期内停工治疗期间,每月领取的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第八条 职工患病,医疗期满或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恢复工作的,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按有关规定作退休、退职或一次性处理;属于大部分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医疗期满后,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第九条 凡弄虚作假,开假证明病休的,一经查实,按旷工处理。

  第十条 本规定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微信搜索“学保网”公众号,点击关注带您了解更多资讯~

劳动法关于病假工资计算标准

(一)病假工资计算标准:

病假工资的计算,首先要确定两个变量,一是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二是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1.病假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三个原则确定: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此外,按以上三个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2.计算系数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①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④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⑤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①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便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2017年国家新劳动法关于职工病假工资规定

【法律依据】:劳动法、工资支付条例、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相关规定:1、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2、请长病假的职工,在病假期间与原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3、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4、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6、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7、企业富余职工、请长假人员、请长病假人员、外借人员和带薪上学人员,其社会保险费仍按规定由原单位和个人继续缴纳,缴纳保险费期间计算为缴费年限。

见下图。

医疗期期间待遇:一般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

部分地区有其他规定,

如江苏:如果按照最低工资80%,则公司应该承担个人社保和公积金部分。


! 北京地区病假待遇,按照双方约定支付,约定标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的80%,依据《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二十一条。 病假工资是应得工资,因此个人缴纳部分的五险一金,还是由个人支付。 如果题主双方没有约定病假待遇,企业直接以最低工资80%支付,这是现在很多企业的做法,难言对错。如果题主工资比较高,所以个人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较高,接近1600元,那么扣除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后,请一个月病假的工资就会只有5.8元。 如果对病假待遇标准有争议的,建议和企业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找劳动监察调解或投诉。 PS. 2017年北京地区最低工资是2000元,2017年9月1日起生效,80%为1600元。

病假合法扣工资的标准,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低到不能想象的存在。

这里说的是通行的病假扣发工资标准,有一些地区有自己特殊的规定,就不在此讨论了。按国家通行的病假扣除工资标准,是以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作为发放依据,比如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000元,那企业只要给员工发放不低于1600元的工资即为合理合法。

听到1600元的时候,很多人是不是都要默默的摇头,大声直呼,那真是病不起,这和请事假简直没有任何区别呀。

但没办法,这就是标准的扣薪计算方式。不过好在很多公司在病假上有一些特殊的福利政策,我所知道的有以下一些:

1、每个月有完全带薪的病假1天,如果当月没有使用,一年内可以累计使用,这相当于每年可以有完全带薪的病假12天;

2、病假不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发放工资,而是按照员工工资的80%发放工资,这样的话请病假的员工,就只需要扣20%的工资即可。

3、病假期间可以用自己每天的延时加班工时进行冲抵,只要自己每天有延时加班,那么冲抵掉病假还是很容易的。

这些人性化的病假制度都是公司为了照顾员工给出的特殊福利,也是公司为了留住人的一个方式,可谓相当给力,虽然法定的规定没那么人性化,但公司有情,给人的感觉就温暖多了。

最后,还是呼吁更多的企业也能这么人性化吧。

春风HR,专注分享人力资源和职场信息,如果对你有一点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支持。

劳动法关于病假的薪资没有确定


如果是工伤,可以查工伤那方面,那方面有详细介绍


一般来说,病假薪资是在本人基础工资的60个点到80个点左右,具体由公司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就可以了

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