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之间的借条有效吗_买房跟父母借钱打借条不对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2 20:45:29 人阅读
导读:有用!凭良心!无欠条也得还?(三关要正,不亏心)。孝子得福!好人吉祥!你这样问,啥子意思,没有谁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当初资助你们买房,完全是建立在婚姻关系基础之...

有用!凭良心!无欠条也得还?(三关要正,不亏心)。孝子得福!好人吉祥!


你这样问,啥子意思,没有谁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当初资助你们买房,完全是建立在婚姻关系基础之上,现在,你要结束这种关系,理所当然,归还人家父母的血汗钱,该是你的,你就拿,不是你的,莫要惦记,如果每个人离婚,都能得到一笔横财,一夜之间都能发家致富,那婚姻有啥子意义,完全都变质了

补写借条一般是在借条弄丢了或者之前没有签订借条的情况下才可能存在。那么,当事人之间补写的借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如果是离婚后一方补写的借条会不会认定为共同债务呢?事后补写的借条是否有效,要看如何写。借条有两种,一种是交付凭证,一种是结算凭证。那么事后补写的借条,则是结算凭证。建议,此类借条应当写清何人何时借款多少数额等内容,这样的借条则为有效,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跟实际借款经过有冲突,否则容易成为债务人赖账的可趁之机。离婚之后补写的借条是否是共同债务,也要视不同的情形而定。如果是夫妻为了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等是共同债务,但是如果是一方为了享乐所负债务,则不属于共同债务

婚后儿子向父母打的借条也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单单凭借条不足确定其借贷关系的成立,还需要有转账凭证等佐证来证明借条的真实性。

根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扩展资料: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视为具备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关于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

(二)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或者通过网络贷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

(三)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

(四)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

(五)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

参考资料来源:

特别对。既然是借钱,就要有借条,否则谁知道你们之间的借贷关系?再说了,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们爷俩,你的家庭成员还很多或将来很多,要避免给大家带来麻烦。当然,父子之间可以不约定利息,但最好约定还款期限。

父子父母之间互相借钱不打借条,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与商品经济的社会规则相悖。

当然,借条不限于纸面的,短信微信也可以,但一定要转帐,不用现金。

供参考。

当然是有法律效力的。

1、既然是成年子女,一般情况下,就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虽然借条是写给父母的,但借条不因此而无效。成年人和其父母,从法律关系上来说,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也是借贷关系的适格主体,双方可以签订民事合同。

3、成年子女与父母虽然有血缘关系,但各自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和合法财产,有自己独立的财产权利。

  1、只要夫妻与一方父母之间存在真实的借贷关系,就受法律保护,写的借条按手印签字有法律效力;

  2、即使借条存在形式上的瑕疵, 法院会对形式有瑕疵的“欠条”或者“收条”,结合其他证据认定是否存在借贷关系,同时对现金交付的借贷,可根据交付凭证、支付能力、交易习惯、借贷金额的大小、当事人间关系以及当事人陈述的交易细节经过等因素综合判断双方之间是否有合法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

  3、法律依据:《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均有详细的规定,建议查阅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