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责任追偿权法律规定_担保追偿权法律规定?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0 02:13:28 人阅读
导读:先跟他友好“协商”,如果不行、就直接通过法律起诉来解决,没啥可说的!这种自己欠钱不还、别人替他还完之后,还一脸不屑、拒不还款的人,就不能给他留面子!实在不行,就...

先跟他友好“协商”,如果不行、就直接通过法律起诉来解决,没啥可说的!

这种自己欠钱不还、别人替他还完之后,还一脸不屑、拒不还款的人,就不能给他留面子!实在不行,就让法院将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看他还不还钱!

很多人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本来处于好意,替他人的贷款(或借款)进行了担保。一旦别人欠钱不还,自己就得先垫付这笔钱。而在自己垫付之后,可依法向主债务人进行追偿的!

担保人行使追偿权的法律依据

无论是《民法通则》第81条,还是《担保法》第31条,都规定了,一旦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后,是有权向债务人追偿的。

而追偿的范围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履行保证义务所支付的财产,比如借款本金、利息之类的。

  2. 所产生的合理费用,比如车马劳顿、各种出行费用。

  3. 为了履行义务,而遭受的损失。比如,误工费、工资损失之类的。

行使追偿权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承担的保证责任,保证人没有赠与的意思。这一点比较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父亲给子女贷款进行担保,一旦到期未还款,父亲代为缴纳欠款、履行担保人责任,但却不愿意向子女索要,这就是典型“自动放弃追偿权”的例子!

  2. 追偿权是有一定时效的,一般不超过2年,从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起算。这一点更为重要,如果想要追偿资金,一定记得宜早不宜迟啊,千万别碍于情面,一直拖欠下去!

总之一句话,保证人替借款人代为偿还欠款之后,可直接与借款人沟通、也可向通过法律的途径 ,还行使追偿权、索要回自己财产的!

我们在办理执行案件过程发现,其实很多案件的借款人失联,基本都是担保人在被迫还钱,很多担保人还认为自己很无辜,没有借钱但法院天天执行她,没有还钱结果都沦落到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不仅上了失信黑名单,而且担保人的房产都会被法院查封、拍卖,银行卡也被冻结、扣划,有的担保人是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就因为上了黑名单,结果连工作都丢了,由于被限制高消费,结果还影响孩子上学、出国等等。

曾经竟然一个网友咨询我:“现在是不是只能是事业单位老师、公务员才能做担保人,要不然贷不到款”?事实上,这位网友就是一位老师,她的男朋友要借钱买房,但是贷款人提的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有事业单位老师或者公务员担保才贷款给他,于是这位男朋友就找女友做担保人,并给她做思想工作,并骗她只要签个字就好,不用她掏一分钱且承担任何责任。

其实,我第一反应就想到之前新闻报道老师被骗作为担保人而被强制执行、司法拘留的案例,司法实践当中,我们确实见过不少被借款人坑的担保人,由于担保人缺乏相应的法律常识,又基于人情关系,往往很容易上当受骗,但是借款合同上白纸黑字,担保人苦于没有证据基本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因此,建议大家千万不要做担保人或者保证人,也不要随意在空白纸张上签下自己的大名,更不要将自己的银行账户、身份证等借给他人,如今套路太多,防不胜防,建议各位小心为上,对于不确定法律问题建议多问问相关专业人士,以避免类似的法律风险。

感觉回答不错,请记得点个赞哦☺,如有法律问题可以点击关注并私信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二条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者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其他保证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七十八条,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七百条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上述法律规定表明,连带责任人承担了连带债务后,依法可以向其他负有连带责任的人追随偿。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