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被收购一般会怎么样_企业被收购员工怎么办?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9 16:47:14 人阅读
导读:对员工几乎没多大影响,大部分被收购的公司员工照旧,没有多大变化,可能就是高层管理层有些变动。本人在2019年经历过公司被收购,董事会全体更换,公司结构基本没有太...

对员工几乎没多大影响,大部分被收购的公司员工照旧,没有多大变化,可能就是高层管理层有些变动。


本人在2019年经历过公司被收购,董事会全体更换,公司结构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员工工作岗位和薪资待遇依然照旧。

也有部分公司被收购之后全部进行整改,大量裁员进行换血,一切按照董事会和管理层要求做。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少之又少!


所以不用太担心啦,如果公司被收购了裁员是要赔偿员工的,老员工的流失对公司也是一种损失。所以不用担心!

如果收购它的公司很有实力,那么在传出收购消息的时候,股价可能就开始上涨,到收购信息被正式公布的时候,股价回落。从股价的变化很难判断是否被收购。你买该公司的产品,和购买股份是两回事。不过,如果你需要该产品,而且量大,持续时间长,那么你购买它的股份可能对你有好处。例如,你就有了分红和决策的权利。

你好,如果公司立马将你炒掉,要支付你相当于9个月的工资。如果公司提前30天通知你,则需要赔偿你相当于8个月的工资。就看公司炒你的节奏了。

具体而言,你在一家外企工作4年,现在企业被别的公司收购了,收购方要炒掉你,这显然是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47条、第48条以及第87条之规定,收购方公司要按照经济补偿的双倍支付你赔偿金。你在那个外企干了4年,可以获得4个月的经济补偿,按照双倍计算,就是相当于8个月的工资,这是法定的,不能少的。区别只有一点,如果收购方公司立马要炒了你,就是立马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就要按照“2N+1”的赔偿标准给你,这里的N=4,所以你一共可以得到相当于9个月的工资赔偿。如果收购方公司是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按照2N赔偿就可以了。反正只要是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你都可以要求公司支付双倍赔偿金。

当然,如果公司和你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最多补偿你4个月的工资也是合法的,这一点你也要知道。为什么4个月的补偿可以,8、9个月的赔偿也可以?这是因为解除劳动合同的性质不一样造成的,具体就是有违法解除和协议解除之区别。

另外,你也要做好维权的准备。很多这种收购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都是不想给赔偿的,想要拿到这个钱还得到劳动部门去仲裁。不过你是在外企,相信你有合同在手,所以维权很简单,不用太担心。还有一点必须告诉你,通常这类炒掉工作的事,给补偿都是商谈的,只要企业主动给,给的不是太少,比如给你补偿4个月的工资,那么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你要维权讨要8、9个月的补偿,你得跟公司耗下去,仲裁打官司都很漫长的。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找工作赚钱了,所以只要企业愿意主动给你补偿,只要不是太少,你都可以接受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用。

公司被收购后,会不会大裁员,这得看每个公司具体的情况,但通常的惯例是,仅仅是从职位是否保留的角度来看,高层、中层人员一定会遭殃,基层员工影响不大。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对于公司来说,为了生存,就得从各方面保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一、用自己人是保证收购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

一个被收购的公司,想要快速地融入收购公司,进而为收购公司带来业务增量,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从收购公司派人来领导。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用自己的人,才能保证业务模式、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的一体化,才能在收购时的一片乱局中开疆辟土。

特别是涉及到高管以及营销、财务、人事等核心部门更是如此,公司在这些核心岗位用上自己人,这个公司就大差不离的被控制住了,只有当公司觉得有控制权了,才会安心。

二、总要有人做事,稳定核心骨干是唯一的路。

一个被收购的公司,为了保证业务的正常衔接,就需要有人做事,收购公司自己派人去,没有那么多的人力储备,重新外招,时间长且培养成本高,不适合公司的发展之路。

这个时候,更熟悉公司业务的基层员工就优势非常明显了,只要这些员工努力工作,积极表现,或许还能借此机会升职加薪,因为从收购公司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更有忠诚度。

所以,基层员工或许是逆袭的好机会、

三、中高层员工想要发展,得耐得住寂寞。

中高层员工也不是一定没有出路,如果不想跳槽,先夹着尾巴做人,让新公司能够认可你的人品和能力,特别是人品,只要经得住考验,就一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重回原位也不是不可能。

求生欲强,是每个公司的特色,我们员工也要如此。

我是春风HR,你身边的人力专家,了解更多人力资源和职场信息,欢迎关注本号。

收购价格与公司质地有关,与公司行业有关。

年产值一亿元净利润15%,这个公司盈利不错,净利润率已经达到15%,公司质地已经不错了。

1500万利润。按照目前主板IPO23倍利率计算,总市值大约是3.45亿元,但是这一数值不符合主板上市条件,只能通过借壳重组或者被收购的形式进入资本市场,当然也可以被非上市公司收购。

公司估值与所处行业有关,如果是处于新兴产业,估值可以大大提高,如果是处于周期行业,估值就会大大降低,一般制造业估值处于中间。

因此单纯以1亿元1500利润,要说明总市值是不可能的。需要楼主提供公司所处行业才能决定。如果属于生物医药、芯片半导体、云计算大数据等估值更高,一般制造业估值估值更低。

还要看公司成长性,如果属于新兴产业,公司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估值可以达到30倍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一般制造业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市盈率大概率只有20余倍。

企业被收购,员工的处理方式要区分不同情况:

一、企业与员工签署有效劳动合同且企业为正常经营状态的,劳动合同承继关系递延,也就是员工继续到企业上班,不必考虑企业产权变更;

二、企业与员工签署有效劳动合同但企业在收购前已经处于停产状态的,劳动关系已经在收购前发生变化,具体员工处理方式得参照收购协议,一般情况下,会由收购方出资给予部分补偿然后解除劳动合同;

三、员工与企业无有效劳动合同的,一般收购方不会给予补偿,但也视收购合同如何对待而定!

在企业收购中,员工是重要的可转移资产,也有可能是沉重的社保包袱(特别是国企),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员工的合法权益都必须得到保障!


被收购公司的相关问题解答

按照题主的问题解释,我个人的理解是,A上市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C公司所持有的的B公司的少数股权,交易对价是1亿(对应300万股)。那发行股份的价格就是1亿/300万股,每股价格就是33.33元。题主提到的第一个问题:A公司的股价是多少,个人认为这里至少包含两个问题,第一,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会是怎么样?第二,发行股票支付对价的价格是多少?

对于第一个问题,按照现在的资本市场对于并购重组的态度来看,市场对于这种并购重组已经比较理性,市场会根据并购企业的资质,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

根据2017年的一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股价影响的报告显示,上市公司并购后一个月股价的表现和交易规模是有明显的关系的。一般来说,交易规模越大,对于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越大。因为交易规模越大,证明被收购的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影响也会越大,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股价的刺激也就越大。

根据题主所描述的,上市公司在有5亿股本的情况下,还需要发行4亿股票收购B公司,相当于增发了44.44%的股权支付对价去收购B公司的股权。那这笔交易的总对价高达133.33亿(4亿股*33.33元/股),这笔交易甚至很可能会构成借壳上市。因此只要B公司的基本面出色,预计将可能对A上市公司的股价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第二个问题,如果按照A公司的价格,那C持有的300万股的股票上市后的市值就是2.1亿,但是这个只是纸面富贵,C公司是不能变现的。而C持有A上市公司300万股,那在A上市公司9亿(5亿股+发行的4亿股)的总股本中占比为0.33%。而A公司在并购后,上市公司的股份已经变成了9亿股,那其市值就已经变成了630亿。虽然C公司持有的股票数量并不多,但是只要A公司的股价涨上去以后,其价值还是比较大的,毕竟看得是每股的交易价格。

而这个题目中涉及到的支付方式主要就是股份支付,但是现实中还有现金支付以及股份+现金支付的方式,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交易对价的支付方式以及其优缺点。

交易对价的支付方式

首先上市公司收购资产通常有三种支付方式,股权支付、用现金支付、或者是股权+现金支付,也就是上市公司可以用上市公司的股票或者现金支付给交易对方,而交易对方将它所持有的标的公司的股权卖给上市公司,本文重点讲解股份支付及现金支付这两种方式。

比如题目中A上市公司就是以新发行股票的方式,购买C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权,支付的总对价就是C公司拿到的股票数量*发行价格。交易结束以后,C公司持有的是A上市公司的股票,A上市公司持有的是B公司的股权。

1、股份支付对价

首先发行股份支付交易对价是需要证监会审批的,面临的不确定性会增大,因此有部分交易对手,特别是急于脱手的不怎么喜欢股份支付的方式。同时,如果上市公司的股价过高,交易对方也会有所排斥,毕竟拿到的股份数量少了,未来的空间有限。但是对于交易金额比较大的交易,以及希望绑定交易对手的,股份支付还是比较好的一个方式。

其次,发行股份支付的市场参考价,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一,通常不得低于上述价格的90%。这也就是充分考虑到了股票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

最后,股份支付是有锁定期的,也就是拿到上市公司股票的交易对手,一般最少都有一年的锁定期。对于实际控制人或者关键人物,这个锁定期一般都对应业绩承诺期,通常是3年。所以拿到股票时不能马上套现的,必须把标的公司业绩继续做上去,把上市公司的市值做大才能更好地套现。

比如7月26日,商业城发布的公告就披露了一起发行股份购买股权的事项。该事项中,商业城拟按该公司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也就是6.66元/股,发行股份,购买茂业商业、中兆投资、徐凯、顶聚投资、瑞合盛世、平安证券合计持有的优依购100%股权。

这里没有给出发行股票的具体数量,因为交易估值还没有确定,因此无法得出具体的股票数量。如果知道交易估值,那对应的股票数量就可以用交易对价/发行价格得出,进而算出没一个交易对方应持有的股票数量。

另外,本次交易中,不同交易对手的锁定期是不一样的。比如交易标的优依购得大股东,茂业商业和中兆投资的锁定期是36个月,而且如果上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低于本次发行价格,还要自动延长6个月。

这里的意思就是,虽然交易对方的大股东把公司的股权卖了,但是如果在业绩承诺期内不用心经营,把标的公司的业绩做上去,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那他们的股票是没办法套现的。因为业绩不好,股票价格就上不去,大股东不但要向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补偿,还不能转让得到的股票。

所以,股份支付是没有什么现金,或者是交易标的比较大时,上市公司采取的一种主流的交易支付方式。但是只要发行股份,就要上证监会。这里面如果交易太复杂,或者标的公司存在盈利或者不规范等问题,那这个交易被否的概率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不确定性是很大的。这对于急于成交的上市公司和标的公司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存在被否的可能,而且时间一般都在6个月以上。这种时候就会倾向于另外一种支付方式——现金对价。

2、现金支付对价

由于发行股份支付对价的,都要证监会审批。上证监会不但审批时间长,而且不确定性比较大,因此现在很多上市公司在进行小规模的收购都会倾向于用现金支付。而现金支付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不要到证监会,只要向交易所进行备案即可,审核要求较低,手续便捷速度快;二个是可以使用并购贷款,通常上市公司只需要出交易对价的40%就可以;第三上市公司可以在交易方案中要求出让方将拿到的交易对价在二级市场上买入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锁定,同样可以有效的锁定交易对手。

就比如下面这个案例。就是广东甘化以6.6亿的现金购买升华电源100%的股权,然后交易对方将拿到的交易对价(税费后)的30%,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广东甘化的股票(约2100万股左右),并进行锁定。

本次的交易金额并不大,而且广东甘化的资产负债率非常低,当时只有5%左右。作为一家剥离了主业的上市公司,亟需寻找优质的,有长期生命力的主业装进上市公司。而升华电源因为军工企业,若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对价,可能会在上会的时候被否,对上市公司实施交易安排不利。因此通过这种现金支付,然后反向购买股票的方式,更有利于整个交易计划的实施,同时也可以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

总结——股份支付与支付现金最流行

根据2018年的一份并购重组报告(需要上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A股市场共有140家企业申请并购重组,其中123家公司通过审核,涉及18个行业5405.93亿的交易规模。而从支付的方式来看,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的占比最高,占到了总交易类型的48.57%,其次是发行股份,占比为46.43%。从这个角度来看,发行股份是这些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的重要手段,因为通常需要发行股份的,交易规模都不小,如果仅仅是现金支付对公司的现金流压力很大。而部分现金和部分股票的方式能够比较全面的解决部分出让股东的资金需求,同时解决长期利益绑定的问题,成为了上市公司支付并购对价的主流手段。

近几年,上市公司由于并购重组政策的收紧,其并购数量开始明显下滑,特别是上会的数量。2018年的审核通过率只有83.76%,是过去5年A股市场并购重组过会数量最少的一年。但是政策的方向是对的,打击忽悠式重组,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停牌的使用,引导市场进行有效的资产重组确实有利于资本市场长远的健康发展。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倾向于使用现金支付对价,特别是在进行中小规模的并购的时候,现金支付更为便捷,更为迅速,可以较大程度的确保交易的实施。

但是另一个方面,对于现金流紧张的上市公司,则可能会倾向于支付股份的方式,毕竟稀释股份就可以把资产装进来,可以不需要现金就可以完成交易。因此总的来看,股份支付和现金支付都有利有弊,要结合交易对方和上市公司各方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这也是为什么股份支付+现金支付的占比最高的原因,因为这个方式能够兼顾绝大部分交易双方的需求。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收购企业的目的一个是壮大自己,完善自己的业务领域,让自己的企业功能、产品和服务更有竞争力;再一个是收够自己的竞争对手,使自己在本领域内更有竞争力,提高自己的话语权,使自己的企业规模更大、更强。被收购的企业一般会对主要的管理人员进行更换,但不会范围过大,以保持企业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再一个会对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和修改,保证企业的发展有一个新的面貌;然后会跟据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的目标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一个调整,以便被收购的企业能更好的融入,来推动整体的发展。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