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算不算追究刑责_怎么看河北反杀案女大学生不追究刑责?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6 22:09:30 人阅读
导读:解答百姓疑惑,追踪社会热点,敬请关注头条号“全民普法宣传”~赞成河北保定涞源公安局做法,决定合理合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借此机会,谈谈正当防卫:立法初衷好,...

解答百姓疑惑,追踪社会热点,敬请关注头条号“全民普法宣传”~


赞成河北保定涞源公安局做法,决定合理合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借此机会,谈谈正当防卫:


立法初衷好,实践有困难

我国《刑法》 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可见立法者初衷是好的。

但是,在司法实践当中,执法部门存在一定困扰,如果认定防卫尺度掌握不好,很容易造成暴力事件频繁,我国人口众多,社会转型期造成社会波动较大,需要的是稳定大局。加上近些年死者家属给执法部门压力增大,所以更多执法者更倾向于不认定正当防卫。


防卫到底应该不应该有限度

过往我们认定正当防卫确实存在失误,经常不加区分的否定正当防卫,执法缺乏技术性、人情味和社会影响考虑。例如本案中,一家人如果不将行凶者制服甚至打死,后果很明显,全家都会被杀,难道法律制裁行凶者会让全家人起死回生吗?未来将行凶者判死刑能起到什么作业呢?

但是也要反对无限防卫,很多人认为只要对方是违法暴力行为,就应该有无限防卫权,打死也活该。如果这样要法律还有什么用呢,直接恢复到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就好了,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谁拳头大谁说了算,这样社会难道还是文明和法制社会吗?


美国关于正当防卫介绍

在美国司法实践中,个人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即使这种行为通常构成犯罪。

大多数州的刑法坚持的是“不退让法”,翻译为“就地防卫法”,遇到紧急情况时,没有必要退让,可以当场使用武力(包括枪支),甚至直接将对方打死,来保护自己和家人。

当然,何判断正当防卫需要结合各州的各自历史案例,及案件实际具体情况进行法律判断。如果防卫人是先遭侵害的一方,其防卫行为自然得到陪审员的同情。陪审团决定被告人是否有罪,生效判决自动成为判例,这对于防卫人比较有利。


这个不一定,在社区矫正执法人员日常工作都做到位了的情况下,社区矫正人员犯罪了,不构成什么犯罪。

但是如果由于执法人员平时疏于管理造成的犯罪是要负一定责任的,这个责任就看社区矫正人员具体犯的什么罪了

如果社区矫正司法评估通过了的话,一般会判缓刑。

适用缓刑的对象和条件具体是:(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二)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对其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那么法院向司法局发函,主要是基于法院对有可能判处缓刑的案件实行审前社会调查制度,委托司法局对被告人是否合适在当地社会矫正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是否判处缓刑的参照依据。因此,法院会在收到司法局调查结果后才进行宣判。

一般情况下,法院判决前进行社区矫正社会调查是会判“缓刑”的,但也有例外。


先简单介绍一下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被告人必须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二是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因为如果是判处“缓刑”,被告人就直接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就要交司法局进行社区矫正,所以法院会对拟判处缓刑的被告人函询居住地县司法局进行庭前评估。县行政局应在10个工作日内将评估情况反馈给法院。法院根据县司法局的评估意见,可对犯罪分子做出是否“缓刑”的判决。

如果县司法局同意社区矫正,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对被告人做出“缓刑”的判决,但如果被告人庭审期间翻供,拒绝赔偿被害人,拒交罚金,或无法得到被害人谅解,法院就会做出“实刑”的判决。

如果县司法局不同意社区矫正,因为县司法局认为被告人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不宜直接融入社会,一般来说,法院会对被告人做出“实刑”的判决,但如果被告人庭审期间认罪好,赔偿了被害人,得到被害人谅解,法院也有可能做出“缓刑”的判决,这样的话,县司法局应该对被告人进行社区矫正。 赞同的点个赞,反对的请留言。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