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及梯度_一般打工个人所得税收是多少?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0 23:41:04 人阅读
导读: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个税免征额的区别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2011年6月30日,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个税免征额的区别为: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2011年6月30日,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在充分考虑民意的基础上,将工资薪金所得应缴个税的免征额从2000元上调至3500元。  个税“免征额”的涵义是扣除掉“起征点”3500元,只征收超过3500元的部分。“免征额”费用标准的确定,需要参考全国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以及基本生活支出情况。财政部计算的个税“免征额”,采用按照人均居住月支出为标准,包括:水电燃料费、住房装潢支出、维修用建筑材料支出、租赁房租、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和维修服务费等。购建房支出以及自有住房虚拟租金并未包含在内。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指个人当月的所有收入之和,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福利、奖金、补助等等,扣除的个人缴纳社会保障金(四金),再减去1600后,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交纳个人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消息,个人所得税的起证点将再次调高。现行的1600起证点将成为历史。

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3000元上调至5000元,这只是这次个人所得税调整的一小部分。

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额要按照居民的个人综合所得计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减去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规定的其他扣除余额,为应税所得额。

个人综合所得包含了原先的工资薪金收入、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由于是按照整年度计算,为了保持现行征缴政策的稳定,国家规定采取的是预扣除的方式。

当月的本年工资累计收入,减去免税收入(国家规定的免交个人所得税收入),减去累计扣减费用(月份乘以5000元),减去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专项扣除累积额度,减去累计专项附加扣除额度,减去累积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比如第一个月,应发工资2万元,各项累计扣除减除之后可能应税额度是8000元。8000元是属于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预扣率是3%。如此计算出来,前四个月累计应税额度是32000元,的预扣率仍然是3%。

如果4月之后处于失业状态,没有收入,那么就可以等到第二年3月份汇总清缴。

如果一直没有失业,第12个月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累计工资总额24万元,12个月的累计减除费用总额是60000元(5000×12),累积个人社保公积金承担费用,累积专项附加扣除费用等等。

如果额外再发放,年终奖5万元,可以按照个人综合所得计算,在相应纳税额度上加上5万元。

但是由于相应的工资要较高,如果按照综合所得计算,需要按照20%的个人所得税比例交税。

国家恰好有相应的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率优惠政策。12月底,国家宣布这一优惠政策将延迟到2021年底。

优惠的额度实际上是,如果均摊到月不足3000元的,按照3%征收所得税,如果在3000元到12000元之间的,按照10%税率进行征收,同时要扣去速算扣除数。


5万元,需要交纳一千零八百元(3%税率部分)加上1400元(10%税率),省了7000多元。

所以,了解好相关政策,才能省税啊。

打工个税可以理解为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从2019年开始,中国已经建立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以及特许费所得四项合并综合征收。按月预缴,年度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又一个APP可以轻松解决个税的年度汇算清缴多退少补问题,该APP名为个人所得税。

由于是四项综合年度计算,所以很难准确回答一般打工个税是多少。不过有几点需要明确:

01 若你的月薪收入低于5000人民币且没有其他三项,诸如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以及特许费所得,则你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为0。

02 新个税法规定了六项附加扣除,包括未成年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假设这六项,每月有平均4000的附加扣除,则你每月9000月工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未0。

具体计算,个人所得税APP可以解决。需要提醒的是,工资薪金已经不是单独分类计算了,和其他三项诸如劳务报酬合并按年计算,有些人除了申报了工资,还申报了劳务报酬并按比较的预缴率进行了预缴,可是,请明白这是预缴而非清缴!!!

附图为四项综合个人所得税计算表。注意第二栏,应纳税所得额是扣除了基本扣除5000以及六项附加扣除后的金额。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