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刑期计算新罪漏罪_数罪并罚又发现漏罪新罪怎么处理?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4 23:36:57 人阅读
导读:1、再犯新罪:采用的是先减后并的方法。例如判了8年,实施5年后又新罪判7年,就先减5年,为3年,再并:3+7=8到10年2、漏罪的话就采用先并后减的方法。例如判...

1、再犯新罪:采用的是先减后并的方法。

例如判了8年,实施5年后又新罪判7年,就先减5年,为3年,再并:3+7=8到10年

2、漏罪的话就采用先并后减的方法。

例如判了8年,实施5年后发现漏了罪再判7年,就先加上7年:8+7=8到15年,再减去5年:15-5=3~10年

如果又漏又新,就按先漏来算,再算新

数罪并罚中的漏罪,要采取先并后减的方式处理。即先将漏罪与原判刑罚进行合并,然后,减去已经执行的刑期,剩余时间即为还应当执行的刑期。 刑法 第七十条 【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刑法第69条规定了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为20年,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八)对此作出修正,规定数罪并罚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上限仍为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上限则为25年。自此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最高刑期由单一上限制变为双重上限制。

对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被发现漏罪或者再犯新罪,如何计算总和刑期,刑法第70条、71条分别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如果严格按照这两条的规定计算总和刑期,进而决定执行的刑罚,则可能出现量刑不当情形。

一、从罚当其罪角度讲,一人犯数罪的情形,判决前数罪均被发现的量刑要轻于宣判后发现漏罪的量刑,反之,则会使犯罪人产生侥幸心理,隐藏自己的罪行,不利于司法机关及时侦破案件。一个人犯有数罪,判决前部分数罪已被发现,判决后又被发现部分漏罪,追诉时,如果仅将前一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独立作为一个刑期,与漏罪合并计算总和刑期,那么判决前均已发现一人犯数罪的量刑,则可能重于判决后又发现漏罪的量刑。

比如,甲某在判决宣告前共犯有ABCD四罪,法院审判时只发现了AB两罪,于是判决甲某A罪有期徒刑7年、B罪有期徒刑5年,决定合并执行10年。服刑期间又发现甲某漏罪CD,法院判处甲某C罪有期徒刑11年、D罪有期徒刑13年。依照刑法第70条之规定,发现漏罪的总和刑期为34年(10年+11年+13年),法定最高刑期为20年;但在判决前数罪均已被发现情况下,总和刑期则为36年(7年+5年+11年+13年),根据刑八之规定,数罪并罚的上限则为25年。

刑八实施后,对于一人犯有数罪,且在判决前均已被发现,如果总和刑期超过35年的,一般应判处有期徒刑20年以上;对于判决后发现漏罪且被追诉的,确定的总和刑期则有可能低于35年,由于法定最高刑的限制,确定犯罪人最终的刑期则不会超过20年,这明显违背了刑法罪责刑相一致的原则。

二、关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如何确定数罪的总和刑期,这也会涉及到同上述追诉漏罪相类似的问题。因为罪犯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说明其主观恶性更深、改造难度更大,对其处罚力度应该高于判决前数罪均已被发现的情形,但司法实践却并非如此。

刑八关于法定最高刑限制之规定,对于合理地预防和惩罚犯罪,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司法实务中出现的上述不合理情况,则有必要引起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

服刑人员发现新罪、漏罪是监狱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般的处理程序是这样的。

1、如果服刑人员在坦白检举中有检举他犯有漏罪,监狱会将检举材料移送由管辖权的检察机关。检察机关会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到监狱会见知情的服刑人员,制作想询问笔录。

2、如果经检察机关认为服刑人员的检举属实,应当将形成的材料移送案发地公安机关进行侦查。

3、案发地公安机关侦查终结会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4、检察机关公诉后,法院会进行审理,新罪和漏罪一般是和原来已经判决的罪行合并执行。

以下是案例。

某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服刑期间,同犯检举其尚有破坏电力设施犯罪未被处理。经案发地公安机关侦查,该犯的确还有两期破坏电力设施的犯罪事实。法院判决该犯破坏电力设施罪,判处由其徒刑五年,和原来的盗窃罪四年六个月,合并执行由其徒刑九年。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