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投资者减除费用_什么是个税?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0 01:16:55 人阅读
导读:你有要扣减扣减是养老人小孩继续教育等可以扣除的就是是,要不就否。非请自来。个税就是个人所得税嘛,想怎么个通俗简单呢?相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较容易理解...

你有要扣减扣减是养老人小孩继续教育等可以扣除的就是是,要不就否。

非请自来。

个税就是个人所得税嘛,想怎么个通俗简单呢?相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较容易理解,但具体规定还是很复杂的,很难“通俗简单”,我尝试一下吧,大概说一下,不一定很严谨,可能越说越不明白。

我们知道现行税种有十几种,每一种税都有具体的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率、及应纳税所得额等。

纳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嘛,纳税义务人就是“个人”,大多数为自然人,也就是说各位在看手机的基本上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征税范围

现在已经明确了,我们就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小白表示很担心,那是不是有点点收入就要交个人所得税啊。这时,征税范围就很重要了,意思就是说,什么样的收入才要交税,哪些不用交税(具体不赘述)。

应纳税所得额

谁取得什么收入要交个人所得税,那按多少来交合适呢,这得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了。各项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有所不同。

辛苦赚的血泪钱,还得生活还得养家糊口,不能以全部工资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交税,;而如果中个奖,以全部奖金为应纳税所得额交税,大家都没有意见。

因此,我们的工资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工资收入(税前工资)减去五险一金、费用扣除标准(5000元/月)、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而偶然所得,比如经常我们说的中奖500万,500万元直接为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把前面的都搞明白,然后再乘以个人所得税税率就得到应纳税额,俗称交多少税。具体的税率,我就不再细述了。

个人所得税大概就是包括上述的内容,不知道够不够“通俗简单”,呵呵。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计算方法您请看看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

个税征收点5000元指的是每月工资所得的起征线为5000,属于综合所得的,可以按照年综合收入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年综合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是可以扣除6万的年综合收入起征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项、第六项所称每次,分别按照下列方法确定:(一)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二)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四)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