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公司投资内资公司_外资企业在境内再投资算外资吗?为何?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0 19:07:55 人阅读
导读:根据您提供的背景和个人的理解,对您的5个问题进行逐一回答。一、公司应该如何合理估值?公司规模不大,也不是上市公司,初步实现盈利,在这种情况下确实不好合理、恰当的...

根据您提供的背景和个人的理解,对您的5个问题进行逐一回答。

一、公司应该如何合理估值?

公司规模不大,也不是上市公司,初步实现盈利,在这种情况下确实不好合理、恰当的估值。无论采用哪种估值方法、聘请哪家评估机构,基本是运用假设条件和自己的经验进行评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对贵公司的评估,建议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式:

1、净资产。净资产即公司的资产扣除公司负债后的金额,净资产虽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估值,但这个指标确实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尤其是对一个非上市公司的来说。

2、同类公司比较。市场上是否有同规模、同类公司,如果有这类公司,在估值上可以进行参考。

3、预测公司未来盈利、现金流和增长情况。预测后根据相关估值模型计算估值。当然,这个预测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4、利用几个评估结果的算术或加权平均估值。如果公司不考虑评估费用高低的话,可以采用这个方式。

二、出让多少股份合适?

你们的公司目前还有26%的股权可以分配,这26%的股权中预留融资和未完成的员工股权激励。而且,你们公司需要的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相关资源,而不是纯货币投资。在这个前提下条件下,你们公司需要确认好以下几个问题,可能得出出让多少股份的结论。

1、你们还能拿出多少股权?剩余的26%分配给预留的融资和全部的员工期权后还剩多少?这个预留给融资和员工的股权是否可以变更?

2、这个国外客户能你们公司带来什么?是仅有货币,还是有更多资源?这个资源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影响有多大?这个资源是否为不可或缺的资源?

3、2个股东65%的股权,其股权是否同意被稀释?如果同意被稀释,稀释的程度是多少?以及是否愿意丧失公司控制权?

4、外国客户入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仅为财务投资,获得分红?还是战略投资,最终谋取控制公司?还是有其他目的,比如看重你们公司下游客户的资源还是作为上游供应商的能力?

5、客户诉求的股份是多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的越多,我们越能确认出多少股份是合适的。

三、洽谈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判断对方谋取股份的目的,是否具有合作基础,双方是否有诚信。有合作需要,有诚信,就继续。否则,就没有继续洽谈的必要。

上述,我认为是洽谈时最需要注意的。其他的风险和细节交给律所、评估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去注意、规避和完善。

四、客户大概会提出哪些问题,我们需要规避哪些风险?

估值问题、股份多少的问题、公司未来发展、目前股权状况、目前财务状况等等,都可能是客户大概提出的问题。

虽然我们不是客户,但我们可以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如果我们想入股一家公司,我们能提什么问题?我们所想的,可能也是这个外国客户所问的。

我们需要规避的风险,个人认为从以下四个点把握即可:1、这个外国客户是否为真实的;2、双方的合约是否为公平的,权利义务是否对等;3、合约是否同时用中文和客户所在国家的语言签订;4、双方严格按照合约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至于其他的风险,如上所述由中介机构来把握,中介费该破费还是要破费的。

五、是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好,还是直接让客户入股现在的公司?

建议直接让客户入股现在的公司,不建议成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

原因只说一个,如果成立新的合资公司,除非这个新公司与原来的公司经营不同的业务,否则就产生了同业竞争。同业竞争,可能使原来公司受损,也可能使新公司受损,也可能渔翁得利。

以上是5个问题的简单回复,若有用则更好!

原则上,外资企业的定义为投资主体位于境外,境内外资企业在投资,属于内资企业。

不过,有原则就有例外,这需要根据在投资的地域以及在投资企业的性质和再投资企业所占被投企业的股份比例三个因素。

投资西部,投资性公司股比超过1/4的,可以享受外资待遇。

不过具体操作层面上,外资待遇变化比较频繁,在掌握原则的情况下,需要随时根据当地监管部门政策来具体调整。

按你所说,按照内资登记规范办理,属于内资企业。但有一种情况除外,即,外商投资的企业是投资性公司,当投资性公司再对外投资时,商务部门和工商部门都按外资办理,但是外管局应该是按内资办理。

外资参股企业本身已是中国法人,再投资属于内资,不能重复计算外资投资额。

地方管理上有时会把这些公司放在工商局外资处管理。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