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电子能独立存在吗_核反应中的正电子是哪里来的?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9 12:43:45 人阅读
导读:题主你好。如果倒退几十年,问这个问题的人一般下场挺惨的——大逆不道!当时主流观点是:物质是世界本源,任何粒子都是物质!但是,同样的问题,如果去问物理学界的人,一...

题主你好。如果倒退几十年,问这个问题的人一般下场挺惨的——大逆不道!当时主流观点是:物质是世界本源,任何粒子都是物质!但是,同样的问题,如果去问物理学界的人,一般得到的答案是,光子不是物质,它是场。这里的场也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电磁场、引力场这种场,而是等同于另一个词语:辐射。

现在我来问题主一个问题:你说的“物质”是如何定义的?物质的定义,其实在物理学上是很简单的,而且十分清楚:没有辐射性的粒子就是“物质”。“辐射”的反义词(姑且这么说吧,严格说应该是“相对立的名词”,下面还会用到这个词,意义与这里的相同)就是“物质”。光子作为电磁辐射的量子,所以光子不是物质。不仅如此,引力辐射对应的引力子也不是物质。但是,如果没有暗能量的引入,那么这个定义过得去的。有了暗能量,这个定义经不起推敲了。暗能量到底是“人如其名”(能量,也就是辐射)还是“名不副实”(物质)。目前来看,不好说,所以暂时得划到第三类。也因此,物质的定义得修改为“既不是辐射也不是暗能量”的“宇宙内容物”。关于“宇宙内容物”这个词语是为了给“物质”和“辐射”(包括“暗能量”)一个统称。

物理的定义讲完了,下面得讲讲物理学之外的定义:哲学定义。在这套定义里,“物质”的反义词是“精神”或者叫“意识”。这很明显不是物理的定义,因为在物理看来,精神或者意识是不能特殊于“物质”的。当然,如果考虑量子力学的哲学意义,那么会有关于“意识”的十分晦涩的讨论,这里放下不提。光子必定是物质的,绝不可以非物质的。因为非物质的东西,不存在。当然,后面这句话是唯物主义者的观点。对于唯心主义者来说,光子是意识的派生物,归根结底光子是意识的。

【其实,哲学关于“物质”的定义是极其平庸的,十分“没劲”。因为我们现在追求的不是泛泛地定义物质,而是要精确定义物质。哲学不追求精确,而追求“极度不精确”的“泛泛定义”。这在物理学里是极度不被接受的。】

题主最后的问题既平庸与不平庸。说平庸是因为“光子”“电子”“质子”名字都不一样,肯定有本质区别;但是如果考虑所谓的“大统一(巨统一)物理学”,这问题又不平庸——这里也按下不表。简单来说,光子是玻色子,自旋为1;电子和质子是费米子,自旋为1/2。它们不属于同一个粒子划分领域。光子是规范场的传播子,而电子和质子则是携带规范荷的粒子,它们分属于规范场不同的表示。此外,电子属于轻子,质子属于强子(夸克组成的),轻子没有核结构,而强子有核结构。还有很多可以说的,但是就到这吧。

这个很难理解吗……原子核中又不是只有中子和质子。你看,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目前发现的基础作用力共有四种:电磁力、引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前三个只靠中子质子和电子就可以显现,那么弱相互作用力呢?

答案,原子核中有很多其它小微粒的,比如微子、介子,什么的。

质子 + 电子 = 中子

电子 + 正电子 = 能量

中子 + 正电子 = 质子

这个表达式没有什么问题了吧?质量的小差别都可以通过能量转换来的。能量从哪里来?当然是正电子和电子的湮灭得来的啊……

之前回答于 2008-6-7 6:36

下面补充于 2008-6-7 22:

由于质量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一定的质量变化并不是很重要。而且,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是不是独立存在的,也没有得到确证:我们只能知道,能从原子核中提取出独立质子、中子,提取的极限量就是我们说原子核中有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量。

质子放出正电子之后,正电子迅速和电子湮灭,产生的那些能量用以补充质子到中子能量的不足。

还有,微子和介子等,我们只知道他们在射线状态或其它游离状态时寿命极短,并不知道他们在原子核中的寿命究竟是怎么样的。

不知道你属于什么程度,我找来这几个不同程度的人所能理解的答案来回答。

给小朋友:

其实是可以掉进去的,但是原子是一坨特别特别硬的东西,要使劲。一般情况下使不了那么大劲。

什么叫做硬?就比如说空气和水吧,水就比空气硬多了。所以压水就要用很大的力气。但是原子比它们还要硬得多得多得多得多。要知道能够把电子压到原子核里面去的力气,足够把整个地球压到海淀区那么大!那时候地球就变成了一颗中子星。我们就没了,所以不要去压。

为什么会那么硬?这个就不好说了,硬要说的话就是电子啊质子啊中子啊这些东西特别特别不愿意待在同一个地方。如果要强迫它们待在同一个地方必须施加额外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叫简并压。其实你别看那些科学家老头看起来这么厉害。他们也就知道个大概。


对中学生:

那么我们要先讲一下为什么电子应该掉进去。

首先电子和原子核都是带电粒子。其次,按照经典物理的观点,电子又在核外做圆周运动。是有加速度的。经典电磁学理论告诉我们:带点粒子有加速度时会释放出电磁波。于是按照经典物理学的预言,电子应该不断地释放出电磁波,不断地损失能量,使得轨道越来越低,直到掉入原子核。

其实一百多年前的物理学家就是这么认为的。它们认为原子像个枣糕,电子像枣糕上的葡萄干一样点缀在原子核表面。但很快卢瑟福的散射实验证明原子里面其实绝大多数地方都是空的。电子离原子核挺远。电子不会坠入原子核!

这个理论和实验事实的矛盾在经典物理学中无解。所以直到量子力学出现之后才有了答案。原因是原子并不能像宏观物体一样可以释放任意小份的电磁能量。原子能够释放的能量是分立的一些值,这叫能量量子化。电子只能处在一些特定的“能级”上。所以哪怕电子带电且做着加速运动,如果将要释放的电磁能量的值不是正好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的话,这个电磁辐射就会被禁止。所以电子可以在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稳定运动。

另外量子力学的具体计算还会发现电子的能量并不是离核越近越低。相反,最低的能量轨道处在原子核外大约50皮米的位置(氢原子),叫做玻尔半径。


对本科(任何接触过量子力学的专业):

通常情况下不能掉进去,你就看三维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的解。只需看径向部分,径向波函数是一个合流超几何方程,只有整数多个有物理意义的解,分别对应氢原子各个分立(意味着电子径向能量的量子化)的主壳层。最低壳层对应能量基态,而最低壳层的峰对应玻尔半径。所以能量最低的态在原子核外。

当然更物理的原因也可以这么说,电子服从薛定谔方程,我们可以认为薛定谔方程是根据正则量子化类比经典哈密顿方程导出来的。而正则量子化意味着动量和位置具有不确定性关系。不确定性关系意味着空间尺度越小,能标越大。于是电子掉入原子核的态并非系统基态。


对本科以上(物理专业):

其实是可以掉进去的,只要超过相对论电子简并压就行了。掉进去碰上质子变成中子跟电子中微子。

电子可否从原子分离答案是肯定的

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这样的稳定状态保持相对中性。



上图中蓝色代表的就是电子,红黄色的团簇是质子和中子。

电子的离开

原子结构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当产生一定的反应时,电子会离开原来的轨道,导致原子多电子或少电子,从而变成离子,可以带正电或负电。



关于正负电子属性

我想问题应该是有些混乱,正电子并不是我们传统所说的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它虽是基本粒子,但是不是地球的传统粒子,它的性质除了带正电荷之外,与负电子是相同的。需要注意,正电子不是质子,它的质量比质子小的多得多。





补充一点,当正电子与原子核接触时,就会与核外电子发生湮灭,这就是正电子炮的原理。正电子虽然比较稳定,但一碰到电子就会很快湮灭而转变为光子,所以不容易观测到。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