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判实刑的征兆_取保候审后一般会判实刑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6 07:08:35 人阅读
导读: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在等待判决时,是否会收押,还要根据具体案情决定。一般情况下,如果可能判决实刑的,会在开庭前收押。但也不一定的,收押后宣告缓刑的,也不在少数。...

  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在等待判决时,是否会收押,还要根据具体案情决定。一般情况下,如果可能判决实刑的,会在开庭前收押。但也不一定的,收押后宣告缓刑的,也不在少数。  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候审过后开庭之前收监了,判缓刑几率不大。实践中,案件如果判缓刑的情况下不会收监,收监的情况判实刑可能性较大。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一般情况下,侦查阶段直接取保的,可能会判缓刑,但没有明文的对应关系,只是实践中总结出的概率性结果,能不能判缓需要综合案情判断。当前部分地区司法实务中,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流程是受理——立案——传唤——拘留——变更羁押期限(延长拘留时间)——提请逮捕——检察机关批准/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执行逮捕/释放并变更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到期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撤销案件。

取保候审后,如果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法院是要被判刑,如果判实刑会被收监;如果判缓刑,就不收监。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中的强制措施之一,不是取保后就没事或者一定要判缓刑了,认罪态度较好,会增加缓刑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一般法院会通知你到某地,然后宣判。若是实刑,当天会由法警送你进看守所。所以你最好在宣判之前就与家人告别。你千万不要选择逃避--跑路的后果很严重的。有错误就勇敢的承担吧,改了还是好同志。

1、涉嫌盗窃罪,金额为四万元,四万现在应当界定为数额巨大。应该在四年上下量刑。

2、如果有退赃或者从轻的情节,可以减轻刑罚或者判处缓刑。

3、取保候审是通过交纳保证金的方式把人保出来,检察院和法院正常走他们的公诉和审判程序,最终如果判处缓刑,人就不用再收监了。如果要判处实刑,人还是要收监服役的。我是刑事辩护专业律师,不明事宜建议来电话细谈。

在检察院取保候审,法院收监了,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判缓刑吗?

从理论上来说,采取何种强制措施和是否能判处缓刑没有关系。但司法实践中不是这样,法院决定对被告人逮捕,判处缓刑的希望很小了,因为作为公诉案件的审查起诉机关,检察院对嫌疑人采取各种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法院就不同了,除了考虑要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还得考虑刑罚执行的便利性,如果取保候审,判决为实刑,在判决送达前一旦消息泄露,被告人很有可能害怕被关押而逃跑,造成刑罚执行的麻烦,可能又得上网追逃,手续繁琐,也没法及时结案。

所以法院在审判环节决定改变强制措施逮捕被告人,已经做好判处实刑的前期准备工作,判处缓刑的可能性很小了。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