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赡养老人分摊方式_个税赡养分摊怎么选择?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9 18:58:53 人阅读
导读:关于在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中赡养老人分摊协议,如何签订的问题,可以遵循以下原则:一、被赡养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证件类型、证件号码、与纳税人的关系等等二、共同赡养人的...

关于在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中赡养老人分摊协议,如何签订的问题,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一、被赡养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证件类型、证件号码、与纳税人的关系等等

二、共同赡养人的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

三、内容:经协商一致,共同赡养人采取(约定分摊或指定分摊)方式,进行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各赡养人每月扣除金额如下:...........

四、共同赡养人签字、签订日期。

提供给您一个模板。以供参考吧!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七章 赡养老人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包括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采取指定分摊或者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

赡养老人,指的父母,有抚养关系的养父母,一个人可以免扣一个月一千元的个税,独生子女可以免扣二千元的个税。

如果本人收入比较高则选自己单人负担比较合算。

赡养公婆或岳父母,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的细则规定,通常情况下是不可以享受税前抵扣。只有出现极端特殊情况,才可能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一、赡养老人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具体规定

1、被赡养人年龄限制:其中一人或者多人年满60周岁!

2、被赡养人的身份:纳税人的父母亲、养父母亲、无赡养人的祖父母三种身份!

3、税前扣除标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前扣除2000元/月。独生子女满足上述条件的,扣除2000元/月;非独生子女,无论是何种分摊方式,单个纳税人最多扣除1000元。

二、公婆、岳父母的身份

无论是公婆还是岳父母,相对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而言,即其配偶的父母(养父母) !不属于专项附加扣除被赡养人的三种身份之一!

因此,从单一身份看,无论是无论是公婆还是岳父母,对于儿媳和女婿均不得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三、税前扣除与赡养义务

虽然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明确,赡养公公婆婆或岳父母的花费,不可以享受个税扣除。但,通篇未就赡养义务做出具体法律解释!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可断章取义,因为是否有赡养义务的讨论,伤了家庭和气,毁了家庭幸福!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和《婚姻法》规定的赡养义务,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和传统,无论是女婿还是儿媳,尊重孝道任何时候不会错!

从家庭共同财产的相关法律规范看赡养义务,配偶的法定义务是协助赡养!最直观的就是经济付出(当然经济付出不是唯一的),这样的经济付出用的就是夫妻共同财产!和履行赡养义务没有区别!

四、什么情况下公婆或者岳父母可以税前扣除?

根据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被赡养人的三种身份界定,笔者总结得出,只有一种罕见的情况下,可以作为税前扣除!也就是纳税人的岳父母,同时是自己的养父母;或者纳税人的公婆,同时具备养父母的身份时,才可以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五、综述

年满60周岁的公婆、或者岳父母,是否可以作为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条件,无论从公益良俗,还是相关法律的角度去争论,均没有任何意义!个人所得税实施细则,公婆或者岳父母不是税前扣除被赡养人的概念,仅此而已。家庭和睦,身体健康才是每个家庭追求的共同目标!

填写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1.提前按照提示信息把资料准备好,包括被赡养人信息、共同赡养人信息、扣缴义务人信息。

2.按照赡养老人填写要求完成,基本信息—被赡养人信息—分摊方式—申报方式



只能说制定规则的人脑残片吃少了,在赡养老人这一条款上至少应该考虑这两个方面:

一是被赡养老人的实际养老金收入情况,因为有的退休老人拿的退休金比一般的在职人员还高,他们不但不增加子女经济负担,相反还可能时常补贴一下子女,这种情况难道也一样对待吗?

二是岳父母问题,对照现有条款,假如老婆是独女,没有工作(或收入在缴税基准以下),为何不能计入其老公的缴税附加减免项,难道岳父母就不用赡养?

当然,可能大家会讲处于公平考虑,但我觉得,如果要处于公平考虑,真正想要为广大民众减负,让利于民,那就直接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出台惠民政策,减除广大民众的后顾之忧,只有让大家都富裕了,才会积极响应、支持税收政策。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