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开庭被告有事不去会怎么样_被告不去开庭有影响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4 05:56:55 人阅读
导读:民事诉讼中,如果被告已经签收了法院送达的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在开庭期日不来应诉,法院将会缺席审理;如果被告不接法院电话、不去法院签收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也不签收...

民事诉讼中,如果被告已经签收了法院送达的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在开庭期日不来应诉,法院将会缺席审理;如果被告不接法院电话、不去法院签收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也不签收法院快递邮件,法院则会通过公告送达方式,待公告期届满后缺席审理。

对于被告而言,不去应诉在实际上就是放弃了答辩、质证、举证以及辩论的权利,有可能承担对其不利的诉讼后果。

对于原告而言,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官司胜诉。因为,法院处理案件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告要想胜诉,必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法院开庭,被告一直缺席,有以下处理方法: 1、两次无故不到庭法院可以拘传,但民事案件一般不会用这种手段; _2、《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被告不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判决。但通常不会支持赔偿双倍房钱的要求,因为该数额过高,法院可能适当判决你支付一部分违约金的。第二,被告不到庭,对于维护被告的权益是不利的,如果被告不能到庭,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庭。被告不去法院会依法宣判,公告送达,并可以强制执行。但由于柏高在外地,被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延期审理。

法院开庭,被告无故缺席,一般会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两次或两次以上无故不到庭法者院可以拘传,但民事案件一般不会用这种手段;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被告不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判决。为防止恶性缺席影响法律裁决,法院可能会判被告支付违约金。第二,被告不到庭,对于维护被告的权益是不利的,如果被告不能到庭,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庭。被告不去法院会依法宣判,公告送达,并可以强制执行。但由于被告不能及时出庭,被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延期审理。


可以不去开庭。如果不去,法院会缺席判决。其实一些案件,如果被告对原告的其实没有争议,去不去开庭都无所谓,结果都是一样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被告不来,等于放弃了答辩权,就是说,被告没有机会为自己辩解了。那么法院可以缺席判决。也就是说,发现会因为被告的缺席,以原告的诉讼请求的事实和理由来认定证据,最后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在我们今天的诉讼中,被告不来的情况一般来说,都发生在债务纠纷案件中。好多被告接到传票或者开庭通知后,都“消极”的认为,反正去不去法院开庭,法官都会判决我还钱。何必去丢人呢!其实这是当事人的误区。作为被告,按时参加诉讼庭审活动是你的权力和义务的具体体现,更是对法律的尊重,重要的是,有利于法院查清事实。比如,你欠了十万元钱,利息约定过高,你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按照高利息给付了接近本金的款项,但是你一直认为“本金未还,利息是我自愿约定”,这样的事情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可是你如果出庭答辩,这一细节就会让法院及时将高利率折抵本金,你这被告就能少还些债务。不能到庭,原告没有损失,可是被告的权益就不好维护了,所以,尊重法律才是做人的根本!

如果法院通知开庭而不去,根据法律条文法庭可以法缺席判决。建议还是按时到庭,这样对本人主张权力,减强法律责任有利。

做为被告,开庭不到庭可以吗?

被告不到庭,法庭依法办事就是缺席判决,其实这样,产生的后果对于被告不利。如果被告不在乎这种不利 后果,可以不到庭。

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某甲诉某乙债务纠纷,某甲主张某乙应当归还借贷本金十万元、利息两万元。实际上,当初债主已经声明无论借款多长时间,不计算利息,并且某乙已经用以物抵债的方式归还了某甲四万元。


如果某乙到庭,可以向法庭出示某甲明确表示不计利息的双方微信对话,如果某甲没有相反证据,则这一点会得到法庭确认,这样的话某乙就不用支付两万元利息了。另外某乙可以出示当初给某甲以物抵债的证据,如果某甲无法否认,那么这笔以物抵债四万元也会被法庭确认。这样的话某乙只需要归还某甲六万元就行了。

如果某乙不到庭,那么前述事实,法庭不知悉也无法确认,只能缺席判某乙归还某甲本金十万利息两万,一共十二万,承担本案诉讼费2700元。

因此,作为被告,最好是及时出庭应诉。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