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证据怎么收集_打官司怎么收集证据?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5 04:57:39 人阅读
导读: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证据是打官司必须具备的要件。人们常说,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没有事实为依据,谁能包揽诉讼的代理。君不见,报载的几起在全国关注的重大冤...

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证据是打官司必须具备的要件。

人们常说,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没有事实为依据,谁能包揽诉讼的代理。

君不见,报载的几起在全国关注的重大冤假错案,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蒙冤者豈能重见天日获得国家赔偿?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人证,物证傍证,时间,地点,气候等只要认真分折,仔细寻找,总会留下蛛絲蚂跡。综上所述,没有证据的官司,不要盲目进入诉讼程序。

我不相信所謂的民间高人,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能大包大揽打赢官司。

一般来说,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

不管是离婚诉讼,亦或是其他诉讼纠纷,所有的证据都是为了证明其主张的内容。就离婚诉讼来说,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婚姻情况、小孩抚养权、共同财产、共同债务,所以举证也主要围绕这些内容展开。

一、离婚案件的基础证据

1.证明当事人(原、被告)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如身份证或户口本。

2.证明婚姻关系存在的证据,如结婚证,结婚证遗失或灭失,则应由婚姻登记机关出具婚姻关系证明。

3.证明子女情况的证据,如出生证、户口薄、收养证、医院的出生记录。

4.证明共同财产的证据,比如房产证、机动车登记证书、银行账户存款、股票账户等等。

二、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

上面是证据主张的基础证据,但离婚最重要的一点是夫妻感情破裂的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在婚姻法及司法解释中都规定了大量情形,可以针对规定的情形进行举证。其中,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若是四种情形都展开,那篇幅将过长。这里就简要介绍现在离婚诉讼以及咨询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情形,家暴和分居。

(二)证明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证据。

1.实施暴力者的“悔过书” “道歉书” “承诺书”等,实施暴力后,一方写下的表示悔改或请求原谅的书面证据。

2.向妇联、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居委会/村委会投诉及调解的证据。

3.遭受家庭暴力后的报警记录或询问笔录,及公安机关出具的伤检报告。

4.医院的伤残、伤情病历、诊断证明书、医疗费票据。

5.家人、邻居等目击证人的证言,证人证言需要出庭作证。

6.被暴力所受伤害的照片、录像。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证据。

1.分居后另行租房的租房协议,或房东的证明,或其他同居人的证明。

2.所在单位、当地居委会/村委会的证明。

3.所在小区物业管理处的证明。

4.亲朋好友、邻居的证人证言,证人证言需要出庭作证。

5.双方的书信往来、录音等证据。

6.分居期间一方在外地打工而办理的暂住证。

7.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裁判文书。

收集的证据应有:人证的有效言词、物证、敲诈勒索时的录音、被害人的成述、有效的勘查记录、和鉴定结果(属于有效的机构认证)。如果是电话敲诈的,你家电话又有录音功能的,那这个录音是可以做为法律证据的,并可以做声音对比,成为一个很有利的证明。如果被敲诈勒索的受害方是未成年、老人、残疾或是没有劳作能力的人,则会成为这场官司较为有利的一点。证据方面,有相关的人证、物证、有效机关的勘查结果(偏向有利一方的)则可以为胜诉添加一笔。

常见的有工资条、社保卡、工作证、考勤表、录用通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领导之间的谈话录音等,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第一、在公司规章允许情况下,尽量保留能证明提供劳动的材料原件。在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类似加盖公司公章的业务授权委托书、代签的业务合同、申办贷款、信用卡的工资证明、暂住证以及单位评定员工等级的证明等,都可能被作为确认劳动关系的依据,所以劳动者应尽量保存这些资料原件。第二、申请法院向有关单位、部门调查取证。为保护劳动者的诉讼权益,法律赋予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权利。在目前情况下,有些社会单位是不接待公民个人调查取证的,比如各大商业银行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等。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或者委托银行向劳动者代发工资,那么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向这些部门调取相关的文件。社会保险缴费证明以及代发工资协议都可以视为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有力证据。第三、请在职期间的同事提供证人证言。证人证言的提供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证人要能够证明其本身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次,证人和用人单位之间不能存在劳动争议,否则会被视为和案件有利害关系;再次,证人开庭时一定要出庭作证,单纯的书面证言一般不为法院采信。第四,申请服务客户出具证明。在用人单位既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工资也是现金发放,而且劳动者也没有保留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尝试让接受过服务的公司客户为自己出具证明。如果客户是公民,则需作为证人出庭,如果是法人单位则需要加盖单位公章的书面证明。

看是什么情况吧,能不打尽量不打,套路太多。请不请律师输得都是自己。要请律师一定要请好律师,如果找了人品不好的二把刀律师你是拿钱买生气。但有水平的律师也不是你想请人家就能答应给你代理的,要看你案子大小能拿你多少代理费,还有其它因素。总之套路太多,没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尽量不要打官司。看看有没有调解、仲裁的渠道也可以试一下。

  打官司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证据,然而好多时候,人们的警惕心都没那么强,因此少留一手提前收集证据对簿公堂。那么,没证据是不是就真的不能打官司了呢,其实不然。

  一、没有证据不影响法院立案

  首先要说明的是,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于民事案件,只要原告有资格、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属于人民法院管辖,没有证据法院也是会立案的,没有证据不影响立案。

  立案登记制,只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证据只是能决定你官司能否打赢,并且,对于一方当事人没有证据支持的事实和诉讼请求,只要对方当事人认可,法院就可以支持。

  二、没有证据可申请法院调取、收集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应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有以下几类:

  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并已提出调取证据的申请和该证据线索的;

  2、应当由人民法院勘验或者委托鉴定的;

  3、当事人双方提出的影响查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材料相互矛盾,经过庭审质证无法认定其效力的;

  4、人民法院认为需要自行调查收集的其他证据。

  三、这些诉讼可以不用举证

  这几个特殊官司,对方负有举证的责任。在下列侵权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

  1、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4、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5、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6、有关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责任的。如子女抚养费的诉请等,若被告反驳,由被告举证。

  四、注意,复制件、亲属也可作证

  一般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当然,复制件的证明力不及原件。

  但是,证据材料虽为复制件,有其他证据材料可以印证,或者与原件、原物核对过,或只要对方当事人予以承认,便可作为甚至可以单独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同时,当事人亲属也可以作为证人,即使,其提供证言的证明力显然低于其他与当事人无利害关系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每个老赖都有一种心理:我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借钱给别人的人也有做好借出去的钱就等于泼出去的水的心理准备。我借钱给别人从来都没想过别人会还给我。当然我也不轻易借。

万一你真的借了钱给别人,而且数目不少,最好别现金交易。通过银行卡转账或者微信支付宝转账,这些第三方平台转账都是可以查找转账记录的。银行卡转账达到一定金额,柜台小姐还会问你转账的理由。这些都是你日后找人还钱的证据。如果你真的现金借钱而且没留下收据之类的纸质凭证。我建议你先不要和借钱的人闹僵关系,你可以在你们的电话聊天、微信聊天或者当面聊天的过程中录音或者偷拍视频,想方设法套他的话,让他自己亲口承认欠你多少钱。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到你。

1、发生医疗纠纷时,患者首先要有收集证据的意识,应向医院要求将病历资料立即封存,医疗机构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患者合法要求。

2、如因抢救急危患者医务人员需补记病历的,补记期间患者方有权要求在场监督。

3、在复印、封存和启封病历资料及其他证据时,医院、患者双方都应共同在场,如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还应由医疗机构通知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切记复印和封存所有能复印和封存的资料,并由医疗机构加盖证明印记。

4、患者方应及时要求进行相关的检验并充分行使自己选择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的权利。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