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罚金刑期到了让出来吗_判刑后不交罚金影响减刑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6 20:03:13 人阅读
导读:刑事犯罪后,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并限定缴纳期限,过了缴纳期限,将会被法院催收或者强制执行,如服刑人员不主动缴纳,或无可执行财产,将暂缓执行。而在服刑期...

刑事犯罪后,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并限定缴纳期限,过了缴纳期限,将会被法院催收或者强制执行,如服刑人员不主动缴纳,或无可执行财产,将暂缓执行。

而在服刑期间,罚金主要影响“减刑”,一般如果不缴纳罚金,减刑将不予通过或者按照最低幅度减刑。


罚金,代表着你欠国家的钱,而且这个债务是一辈子的事情。

而一般情况下,在现实中,对于刑事犯罪的罚金,如果当事人不主动缴纳罚金,法院大多都不会主动进行催收,或者强制执行。

毕竟全国每年刑事犯罪并处罚金的有一大堆,而主动缴纳罚金的并不多。很多都在服刑,服刑完毕后,也无法定位被执行人的具体位置,即便能找到人,但大多刑满释放人员生活都很拮据,没什么钱,催收和强制执行的难度很大。

因此,刑满释放后,有罚金未缴纳,如果没钱,大可不用担心,一般不会主动催收。主要靠自觉。


但是,罚金债务是一辈子的事情,欠私人的钱,赖私人的帐,对方可能无可奈何,但是欠国家的钱,就会导致涉及到信用以及和政府相关部门打交道的时候,会寸步难行。

罚金未缴纳,以现在的政策会上征信,这个影响到信用生活的各方面。

而且除非你以后不和政府打交道,否则,罚金有能力缴纳还是主动缴纳为好。


至于是否会被“拘留”问题?

法院一般不会主动进行催收或者强制执行,但并不代表着法院不要了。

如果法院真强制执行,而你有能力执行而拒绝执行,还以暴力等手段阻碍执行,这个就看法院对你行为的认定了,如果太过恶劣,拘留是有可能的。

但只要催收或者执行时,主动缴纳,都会没事,如果你真无力缴纳,法院也不会逼你,等你有钱了再说。

按照法律规定,罚金不缴纳的,法院可以追缴。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五十三条 【罚金的缴纳、减免】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判刑后不交罚金影响减刑吗

会对减刑有一定限制,但任然可以减刑。

处罚罚金的目的

法院让你在判决之前先交罚金,首先是要保证罚金的执行率,另一方面是要看你的悔罪态度,有没有对法律的敬畏。如果你积极上交了罚金,判决结果一般会对悔罪表现有一定的认可,至少是正常判决,如果你拒不提前缴纳,法院仍然会判你罚金,执行与否就不重要了,但不会在判决中认可所谓的悔罪表现。有无悔罪表现的结果体现在自由刑(主要是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刑期上,不要以为交了罚金就没事了、不会进去等,但你交罚金是否积极确实会在实际上或多或少的影响你的刑期。

不交罚金,会直接影响法院的判决: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判处的罚金,一般是在判决没有正式宣判前就要求缴纳的。

如果不交,本来可以判处缓刑的,一般就判处实刑了,比如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执行的,直接就判处3年有期徒刑,人就送到监狱去了;如果本来就是实刑,不交罚金的,可能直接在刑期上,上浮10%至20%。比如原来判处5年的,现在就判6年了。

不交罚金的,在判决执行过程中,对减刑、假释等也是有限制的。

总之,对于罚金刑,几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就有个通知,其精神是:对于拒绝缴纳罚金的,必须在刑期以及执行方式上有所体现,必须在以后的实际执行中有所体现,即在假释、减刑必须有所限制。

罚金是附加刑,与主刑一样有强制力。目前,如果服刑人员被判有财产附加刑,包括罚金和没收个人财产,在服刑期间,如果被证明有能力履行财产刑,而不履行,那么在获得刑事奖励上受影响,轻则降低减刑幅度,重则不予减刑。如果确实无能力履行财产刑,需要当地政府开具相关证明,否则减刑幅度受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来证明有能力履行财产刑?现在监狱通行的做法是,向法院提交服刑人员在监狱里日常消费记录,比如某服刑人员每个月消费都在监狱规定的上限,有的监狱没限制,反正消费额很高,个人账户上余额较大,减刑的时候不交罚金,很明显说明有能力交罚金而不交,那么减刑肯定受影响。

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现阶段没有强制执行,一般不会从个人银行的账户上扣。但不排除以后要强制执行的可能,因为司法成本高,该收缴的罚金是可以依法收缴的。另一方面,只有不折不扣执行了法院判决,才能彰显法律的权威和效力。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