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_为什么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改为8岁?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09 05:59:00 人阅读
导读:民法总则草案第二十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为六周岁。一些代表提出,六周年的儿童认知和辨识能力仍然不足,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具备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建...

民法总则草案第二十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为六周岁。一些代表提出,六周年的儿童认知和辨识能力仍然不足,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具备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建议改为八周岁为宜;也有的代表建议维持现行十周岁不变;还有的代表赞成下调为六周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按照既积极又稳妥的要求,建议在现阶段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的下限修改为八周岁。

1、判断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只需要根据他的年龄即可,八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岁以上十八岁以下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适用的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其行为。

所谓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自身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能很好地行使权利,需要由他人代理行使权利的人。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法律上的自然人,根据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等,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或者完全不能辨认的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法律行为无效,但纯获利益的行为除外,如接受赠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年满8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法律行为效力待定,需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才生效。但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其精神智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有效,如购买文具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