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请假工资计算公式_职工请病假期间工资怎么计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6 16:29:03 人阅读
导读:看你们公司规定有哪种方法计算工资1、按30天计算工资,每月工资除30就是每天的2、按本月实际工作日计算工资的,用工资除本月实际工作日(不含周休息)3、按本月实际...

看你们公司规定有哪种方法计算工资

1、按30天计算工资,每月工资除30就是每天的

2、按本月实际工作日计算工资的,用工资除本月实际工作日(不含周休息)

3、按本月实际天数计算的(30天31天或28天),用工资除实际天数

4、只扣基本工资的,或绩效+基本工资一起扣的

5、有无规定请假一天扣具体工资数的

6、有无规定请一天扣双倍工资情况出现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问你们公司的薪资财务人员,直接就知道答案了!

一、短期病假工资的计算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九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职工“短期病假”,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病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二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满二年不满四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连续工龄满四年不满六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满六年不满八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连续工龄满八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病假日工资=最低工资标准×80%÷21.75天(月计薪天数)

二、长期病假工资计算《关于加强企业职工疾病休假管理保障职工疾病休假期间生活的通知》规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六个月内的称为“短期病假”,超过六个月的称为“长期病假”。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休假日数按实际休假日数计算,连续休假期内含有休息日、节假日的应予剔除。职工“长期病假”,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救济费(长病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一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连续工龄满一年不满三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连续工龄满三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这里的本人工资指职工正常情况下实得工资的70%。职工的疾病待遇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40%,应补到企业月平均工资的40%,企业月平均工资的40%低于在职职工定期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应补到在职职工定期生活困难补助标准。

职工的疾病待遇高于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可按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发。

农地圈问答团队:徐强

必须肯定,本题目中所涉及的两种日工资计算方法,都是完全错误的,是不符合劳动法及其相关规定的,必须坚决纠偏并即时更正。否则,必将受到劳动监察部门的问责与批评,甚止进行通报与经济处罚,也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劳动法第51条明确规定,劳动者的日工资折算方法,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这里法定的是月工资收入,而不是基本工资。而月计薪天数,则由年日历天数365天,减去52个双休日计104天后,再除以12个月为21.75天。这个21.75月计薪天数的计算方法,是劳动法明令规定的,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绝不能自行其事,自订规矩。

很显然,本题目中所涉及的加班费与扣减工资的做法,不仅方法各异,区别对待,薄此厚彼的意涵也极其明确,如此奇葩的做法,真让人啼笑皆非,不敢恭维!应该说,这种奇特的做法,是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与劳动法及其相关规定完全背道而驰,格格不入!

按照劳动法第44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加点,应视不同情况,必须依法依规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劳动报酬。比如:

在正常工作日,因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150%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即双休日时间,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200%的劳动报酬;

在法定节假日,即在全年11个法定节假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的,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300%的劳动报酬,而且不能利用调休来进行处理。

上述几种情形下的加班加点,及其劳动报酬的给付规定,是严肃而且十分清楚的,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得违犯而各自为政。否则,职工群众有提出质疑,要求按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的权利,甚止有义务向劳动监察部门提请申诉维权等。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这个问题实际上比较简单了。不过还是要先梳理下定义,“请假”是一个统称,无论是请事假、病假、婚假等,都叫请假。提问中的请假应该指的是“事假”。

那么针对问题中三种情况的工资应该怎么算就比较清楚了。

一、请事假。

我们都知道请事假是个人原因造成的,所以请一天事假就少一天工资。我们每天的工资计算方式为:约定工资÷21.75天,如果折算到小时工资就是:约定工资÷21.75天÷8小时。所以请一天事假或是请一小时事假都是这样扣除工资的。

二、请病假

病假有点不同,一般最低按照约定工资的60%计算,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而且有些地方根据工龄不同病假工资会有所提高。所以请一天病假的工资为:(约定工资÷21.75)×60%×病假天数,而清一小时病假的工资为:(约定工资÷21.75÷8)×60%×病假天数.

三、迟到

迟到实际上性质和事假一样,所以迟到的工资算法和事假的工资算法一样。但一般公司对于迟到会有额外的处罚措施,这部分则参考公司制度。

以上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

不请自到: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大,而且问得比较笼统。“一般公司是多大公司?”

各行各业对员工请事假,都有各自的处理方法,工资计算也不一样,就拿我们建筑行业来说吧:

一、机关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工勤人员、请事假都不会扣发工资。直属管理的保洁工,每个月事假不超过三天,也不会扣发工资的。超过的按月工资÷22(天)=每天工资数扣发。

二、施工项目部也分三六九等:(1)项目部管理人员,技术员、施工员、材料员、预算员请事假,原则上不扣发工资。但一般事假不得超过三天。(2)施工队用的是成建制的队伍,如: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架子工都实行的是小段承包,以工论价,口头(书面)协议,就是这些活,提前干完不奖,超工期按事先约定的罚款。工人工资一般都是日薪制。(3)特殊工种:如:塔吊司机、电工、开施工电梯的都是按天计算。

三、现在各行各业用工机制相对来说都比较灵活,大部分采取的都是议价工资。谁给的多跟谁干。合适就干,不合适走人。

单项承包人是实权派,工地最辛苦的还是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兄弟。


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病假请假工资标准,皆有不同的规定,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关、事业单位病假工资标准:

  1.机关执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

  (1)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四项之和,下同)全额发给。

  (2)病假超过两个月不满六个月,从第三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全额计发,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两项之和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十年及以上的,基本工资全额发给。

  (3)病假超过六个月,从第七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全额计发,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两项之和按7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全额计发,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两项之和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及以上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全额计发,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两项之和按9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

  (1)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基本工资(固定工资部分加按国家和省规定比例计算的活工资部分,下同)全额发给。

  (2)病假超过两个月不满六个月,从第三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基本工资中固定工资部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员为职务工资、技术工人为技术等级工资、普通工人为等级工资、运动员为体育基础津贴,机关技术工人为岗位技术等级工资、普通工人为岗位工资,下同)按90%计发,活工资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中的津贴、机关工人工资构成中的奖金,下同)按90%以下(含90%〉的比例计发;工作年限满十年及以上的,基本工资全额发给。

  (3)病假超过六个月,从第七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固定工资部分按70%计发,活工资部分按70%以下(含70%)的比例计发;工作年限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固定工资部分按80%计发,活工资部分按80%以下(含80%)的比例计发;工作年限满二十年及以上的,固定工资部分按90%计发,活工资部分按90%(含90%)以下的比例计发。

  3.试用期、见习期、学徒期和熟练期人员

  机关和事业单位试用期、见习期、学徒期、熟练期人员的病假工资,以试用期、见习期、学徒期、熟练期的工资标准为基数,分别按1、2项规定计发。

(依据《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工作人员假期工资计发问题的通知》的规定)

二、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8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支付条例得出, 用人单位支付的病伤假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

三、特殊人员可经有关部门批准适当提高。

上述的这些条例规定,经过省、市、自治区人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授予的劳动英雄、劳动模范和仍然保持荣誉的,病假工资的工资经过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的批准,可以适当提高。

仅供参考,希望有所启发。


个人职场经验见解,欢迎一起探讨;更多职场和新媒体运营知识欢迎关注本人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