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满释放再次犯罪_如何防止刑释人员再次犯罪?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6 16:28:59 人阅读
导读:自身与社会脱节,进入社会后无法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习惯了监狱等级森严,做事不用考虑将来,所以他们只能向着自己习惯的方向发展因为工作在监狱,我见过的这种情况太多了。...

自身与社会脱节,进入社会后无法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习惯了监狱等级森严,做事不用考虑将来,所以他们只能向着自己习惯的方向发展

因为工作在监狱,我见过的这种情况太多了。在我们监狱这种情况分二种,一是余罪问题,二是因为入监前戒毒期未满,这两种人会在释放前被办案单位拉走送看守所。后一种情况在我们这里只实行了几个月。

2008年我们分监区有一名犯抢夺罪判了两年的罪犯第二天就到期释放了。这名罪犯当天非常激动,兴高采烈。早饭刚过,从外面来了几名刑警,把该犯带入办公室内讯问,原来该犯以前犯有一宗命案一直隐瞒着,公安机关追查了很久,刚刚抓住他的同伙,供出这名罪犯。公安民警和监狱办好交接手续立马就将该犯带走。据说后来判了死刑。

2015年,我们监狱有几个因盗窃判刑的,还有吸毒史并在入监前戒毒期未满的罪犯出监也有这种情况。他们都是因为筹措毒资进行盗窃犯罪,被警方抓住。在送进看守所时尿检毒品阳性,先送戒毒所戒毒,戒毒未满期未满时,他们的盗窃或其他罪行结案判刑,便送到监狱服刑。服刑完毕,公安机关又会将他们送还戒毒所执行未满的剩余戒毒期。

我们分监区那位罪犯我记得很清楚,早上拿着释放书刚走出监狱大门,还没等多吸几口自由的空气,几个公安民警就给他戴上手銬,拉到戒毒所去。当时那家伙都哭了,想想既可笑又可怜。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这种情况只实行了几个月就作废了。

所以,释放前又被刑事拘留,被公安机关带走的情况也是会发生的。

  三年内重新犯罪属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是的,这个现象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监狱是个大熔炉,在那里学好不容易,想学坏,是很快的。监狱中服刑的犯人,大多数都会受到某些不公正的对待。虽然如此,他们对未来还是充满着希望的。出狱后,由于社会的歧视,就业困难。摆地摊城管不让,做生意,高昂的柜台费用,他们又承受不起。虽然宪法有规定,刑满释放的犯人在两年内重新犯罪的,要加重处罚,但严峻的生存条件,却逼着他们铤而走险,重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现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中,有犯罪前科的,应该不低于三分之一。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犯人,其他犯人都叫他五哥,这是因为他曾经被五次判刑,该犯不到60岁,累计执行刑期超过了30年,期间获得自由的时间不足十年。在服刑期间他练得了一手好字,工笔画“猫戏图“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这有用吗?没有人会欣赏一个罪犯的画作。还有一些,出狱后疯狂报复社会的。针对上述情况,如果不能出台相关政策,对这些人进行妥善安置,他们就会成为扰乱社会安定的最大隐患。

谢谢你的阅读,祝健康快乐。

因为他们有犯罪记录,出来找不到工作,只能继续犯罪了。呼吁国家考虑实行“前科消灭”制度,具体做法可借签国外,给刑释人员一次机会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如果服刑期间真正彻底破除了犯罪心理,坚定与过去犯罪决裂,牢固树立守法心理,那么,刑满释放后,肯定能遵守法律,重新做人。希望刑满释放人员,吸取教训,珍惜自由,本着对自己、家庭、社会负责,净化交际圈,不要再犯罪。只要努力,自己的人生价值会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也会出彩。

我认为提问人这个建议很不错,防止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可以考虑简化刑期。

例如,提问人在描述栏里提到的,取消5年以上,死缓以下所有有期徒刑。只保留死刑和5年以下有期徒刑。

达到死刑的,以死刑执行。达不到死刑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样一来,既可避免刑期过长,服人员刑满释放,回归社会后,无法融入社会。

比如,某个人30岁违反法律,被判无期徒刑,他至少要坐15年牢。15年后,他45岁,死又早了些,活下去又已脱离社会十多年,跟不上社会节奏。

这时候,他往往会抄近路走偏道。

人嘛,一旦带侥幸心理,犯罪的几率就要大增。为了杜绝类似曾春亮这样的事件再发生,尽可能的降低刑期,避免更多的人与社会脱节。

像曾春亮这样的人,无儿无女,无家无财产,又无一技之长。平时好吃懒做,稍有不顺,动刀动锤子。不偷就是抢,对社会危害极大。

至于法律震慑力,可以适当降低死刑标准或上限。把死刑标准再往下拉,让死刑坐在无期徒刑的位置上,让犯罪行为背负更大的代价,阻止或减少犯罪率,提高法律震慑力。

古代谈虎色变,到现代谈死刑色变。

你有胆量犯罪,你就要承担法律的残忍与无情。

你是社会公民,你有享受社会制度的权利。这个是很公平,你有权不犯罪,他也可以不犯罪。大家都怕犯罪,社会文明才得以和谐发展。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