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龄是5年一个档_工龄只有5年能退休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08 14:07:53 人阅读
导读:并没有这一说法。企业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

并没有这一说法。企业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企业职工退休金的注意事项1、退休后养老保险不能转移,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可以办理转移。但职工已经退休,已经确认养老金的领取和领取标准,就无法再进行养老保险转移了,但可以通过金融系统实现养老金异地支付(需要个人承担银行相关服务费用)。2、个人缴费满15年后不继续缴费,退休时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个人缴费满15年,仅仅是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一个基本条件,只要职工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仍处于就业、有收入状态,就要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如果中断缴费,将会直接影响到个人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

你得交够最少15年的养老保险才能退

过去是,现在早就按实际缴费来计算养老金了。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无论是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时确实是会根据工龄的长短分档次来计算退休金的,但也不是十年一档,而是五年一档。比如30年工龄为退休前工资的75%丶35年工龄为退休前工资的80%丶40年工龄为退休前工资的85%,等等。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这种根据工龄长短按档次来计算退休金的方法就停止执行了,、而是按照养老保险“长缴多领丶多缴多领"的基本原则,退休时根据本人在职时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丶缴费年限丶缴费金额丶个人账户储存额丶退休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丶计发月数等数据,按照统一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人的养老金。只要你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丶缴费年限都比较长丶比较高,你的养老金水平肯定是比较高。而如果你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都很低,那么退休时的养老金会很低,低得有可能连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都达不到。

《社会保险法》还明确,职工要退休并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同的符合两个条件: 一个是养老保险最低必须交足15年;二是要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即男职工60周岁丶女工人50周岁丶女干部55周岁,参加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女性要55岁才能退休。这个政策是全国统一的。

应该是有五年一个档的计算。

目前的退休有几种,一种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一种是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种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在职时不用缴费,退休时根据档案里职级工资结合工龄等因素来计算,这个确实会存在你说的几年一个槛儿的问题,因为工龄和计算比例有关。

更多的人是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个跟一生中所有缴费(基数和年限都有关),以及当地社平有关,但这里的年限是平滑,养老金中的一部分“基础养老金”计算时每满1年给1%,也就是说你说的29.11年与30年相差不会太大,是正常的平滑过渡。

第三种是这几年试点推行的,主要针对于无业群体,待遇要比上面的低,侧重于低水平广覆盖。

具体情况要咨询当地机关。

我是山东的,去年刚退休。教师退休工资主要与工龄和职称有关。

35年(包含35年)以上发90%,30~34年发85%,30-25年以下就是80%。相对应的一次性补发15年10%,15%,2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二十几年就退休的。所以现在都是90%,85%这两个数据。随着社会平均收入的增加,晚退休的比早退休的工资要高。

只要退休了,就应该很好的规划退休后的生活,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问题:工人退休工龄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吗?

看对谁来说了。看你在社保系统里是是“老人”,“中人”还是“新人”。对“老人”来说有,对“中人”和“新人”来说没有。

那么,何谓老人,中人和新人?工龄是否分5年一档?和退休后的养老金有什么关系?

下面,我来具体说明一下:

1.对企业退休人员来说

(1)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划分

1992-1995年,我国各地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先后建立了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缴费账户相结合的制度。该项工作开展早的地区,如北京,是1992年完成的,该项工作开展晚的地区,如黑龙江,是1995年完成的。全国各地企业退休的老人,中人和新人就是以此为时间节点进行划分的。

老人:指当地统账结合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统账结合制度建立前退休的人。

中人:指当地统账结合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统账结合制度建立以后退休的人。

新人:指当地统账结合制度建立后参加工作,统账结合制度建立后退休的人。

(2)工龄是否按五年分一档?

老人是,中人和新人不是。

(3)工龄和退休后的养老金有什么关系?

老人:退休后的养老金按退休前最后的工资标准和工龄挂钩。每五年分一档,每一档享受的养老金标准待遇不同。

退休养老金=档案最后工资标准×工龄对应的享受比例

比如某地区:退休工龄30年以上的(含边界值),按退休前人事档案记载的最后的工资标准的100%计发养老金。退休工龄25(含边界值)~30年的(不含边界值),按退休前人事档案记载的最后的工资标准的95%计发养老金。

中人:退休后的养老金和社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个人缴费系数,个人账户养老金金额,退休年龄,统账结合制度个人实帐建立前视同工龄等六项数据挂钩,计发退休后的养老金。

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新人:退休后的养老金和社保实际缴费年限,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个人缴费系数,个人账户养老金金额,退休年龄等五项数据挂钩,计发退休后的养老金。

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

2014年10月1日,国务院牵头,全国统一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和企业退休人员实行并轨。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老人,中人和新人就是以此时间节点进行划分的。

老人:指2014年10月1日并轨前参加工作,并轨前退休的人。

中人:指2014年10月1日并轨前参加工作,并轨后退休的人。

新人:指2014年10月1日并轨后,参加工作并轨后退休的人。

(2)工龄是否按五年分一档?

老人是,中人和新人不是。

(3)工龄和退休后的养老金有什么关系?

养老金的计发原说与上述企业退休原理相同,不再赘述。不同的是,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划分的时间节点不同。

还有一点不同是,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已经建立了职业年金。退休后,除了社保机构计发的绝对金额养老金,还可以享受职业年金,有的还可以享受单位的其他福利待遇。

而企业退休的人员,今年也就是2018年,国家号召有条件的单位,开始建立,作为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

职业年金:用人单位按缴费基数的8%缴费,个人按4%缴费,全部划入个人账户,此基金由专业机构运作。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本金加收益,一次性或按月或分次发给员工。

小结:工人退休五年一档之说,对企业退休人员来说,1992~1995年以前退休的存在。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来说,2014年10月1日以前退休的存在。随着老人退休的完成,现在这种划分方法已经几近消失,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轨改革遗留问题,也就是临时养老金和正式养老金差额补发到位后,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以上是我个人基于多年人事工作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如果个别地区有个别政策或特殊情况,欢迎大家补充交流。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欢迎大家关注我。如果你对社保和退休问题有自己的话要说,请在评论区留言,各地的朋友可以一起分享,交流探讨。

32年工龄和34年工龄退休工资一样吗?

您好!工龄对于退休工资并没有影响,准确来说是缴费年限。另外,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很多。

这几个因素决定了你退休时的养老金多少?

1. 退休年龄

2. 参保地社会平均工资

3. 养老金累计年限

4. 养老金基数

5. 个人养老金账户

6. 视同工龄年限

男性/女性职工社保退休年龄:

男性:城镇职工男性(60岁)城镇职工特殊工种(55岁)

女性:城镇职工女性干部(55岁)城镇职工女性工人(50岁)

城镇职工特殊工种(45岁)

备注:全国有些地区退休年龄特殊化一般在(45-60岁之间)

哪些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

1、固定工人(在实行基本养老制度之前,有档案记录和国家承认的工作时间)

2、军龄

3、知青下乡时间

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养老金计算公式

退休时每月的养老金是由3部分组成的

退休时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96前没有缴纳社保,按识同工龄计算的)

基本养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资*(1+养老金指数)÷2*缴费年限*1%

养老金指数0.4-3,平均养老金基数越高,养老金指数越高

过渡养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资*(96年以前工龄)×1.3%。

(96前没有缴纳社保,按识同工龄计算的)

个人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男139,女干部174,女工人195)

注意:不同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不一样,会导致您的基本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不一样。

视频讲解:

问题:社会养老金听说5年一个档,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涉及的是城镇职工(含企退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计算和退休工龄的关系。五年一个档的计算方法,已是从前。在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前,曾经是真的,但说法不全面不确切。不过在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后,已经时过境迁,成为过去式了。养老金早已有了新的计算方法。

1、老人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在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并在此前退休的人在社保系统叫老人。老人才有工龄五年一档的说法。

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前,城镇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叫退休工资。退休工资是和在职时的工龄及退休前的档案工资挂钩的,大多数地区工龄共分为四档,但并不都是按五年一划档的。那时的政策大多是,在职工龄为满10年不满20年的,退休工资按人事档案工资的70%计算。在职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退休工资按人事档案工资的80%计算。在职工龄满30年不满35年的,退休工资按人事档案工资的85%计算。在职工龄满35年及以上的,退休工资按人事档案工资的90%计算。

另外,允许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奖励待遇。比如有国家级劳动模范、特殊功勋称号的,可上浮10% ~ 15%,比如独生子女父母可额外上浮5%,具体标准以地方政策为准,很多地区只有机关事业单位正式编制人员才有这样的待遇。但总和不能超过在职时人事档案工资的100%。另外不少老革命都是可以享受在职工资的100%的待遇的。相对而言,老人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是比较简单的。但那时社保个人缴费制度还没正式建立,除了合同工都不需要交费的。合同工最早从1986年起就开始交保险了。

2、中人和新人的养老金如何计算

社保个人缴费制度正式建立后就不同了,退休待遇必须和缴费情况挂钩,因此计算办法就必须改变了。城镇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叫养老金,不再叫退休工资了。养老金的计算逻辑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法。

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时间窗口并不同步。各地企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的时间是1992年~1995年,机关事业单位是2014年10月1日,也就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并轨时。足足相差了19~22年。这就是众说纷纭的双轨制。另外,机关事业单位在2014年10月1日同时建立了职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而企业单位虽然也有类似的职业年金的提法,但真正能享受到的人是极少数的央企和部分上市或大公司。

在社保系统中,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此后退休的人叫中人。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后参加工作,此后退休的人叫新人。所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老中新的划分小窗口是不同的。但无论是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人和新人都不再有工龄五年一分档的说法了,养老金等于基础性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另外由于中人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还会有过渡性养老金,新人没有。再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几乎都有职业年金,也就是补充养老金年,而绝大多数企业退休人员几乎都无法享受企业年金,没有补充养老金。

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后,养老金的计算不再看工龄,而是看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或者说,工龄的内涵已经变为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养老金的缴费年限不再分档,而是按年计算,并且精确到月。退休时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等于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之和。视同缴费年限指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前在国企、大集体、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的、连续的,有人事档案记载的工龄。实际缴费年限是指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后真金白银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

养老金的计算也不再看在职时的工资水平,而是看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或指数。也就是说,在职时挣多少工资,不能直接决定你退休养老金的高低,而是缴费标准的高低和养老金成正比。各地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最低标准可以是当地社平工资的40%或60%(看地方政策),最高标准是当地社平工资的300%,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除了缴费年限和缴费指数,养老金的计算还涉及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多少,退休年龄等诸多要素。养老金水平由这些要素综合共振决定,计算标准虽然比以前复杂多了,目前属于中人过渡期,双轨制效应,使得养老金还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不合理。将来企业中人不在时,双轨制效应才能得以基本消化。那时的养老金会彰显设计之初所追求的科学和客观,更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效率。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大家加我的关注,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