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触犯法律怎么判_未成年犯罪怎么判刑?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30 23:33:09 人阅读
导读: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则在特殊案件中应当负刑事责任;2、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则在特殊案件中应当负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 伤或者 死 亡、强 奸、抢劫、贩 卖 毒 品、放 火、爆 炸、投放 危 险 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事责任区分年龄段。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管犯什么罪,都不负刑事责任。

广西发生的13岁女学生,因嫉妒同学比自己漂亮,杀害并肢解同窗,其罪行令人发指。反而因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仅处劳动教养三年,引发民愤。



负部分刑事责任

对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的暴力犯罪,负刑事责任。

负完全刑事责任

16周岁以上的公民,只要触犯刑法,就应依法处罚。




法律分析

德国、日本、韩国等大陆国家跟中国一样,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

法国、以色列等欧洲国家,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为13周岁。



近年来,未成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作案手法趋向成年人,甚至更加残忍。

2012年,湖南衡阳县发生12岁少年杀害姑姑一家三口的血案,起因仅仅是因为被表妹威胁,要告发其偷偷上网一事。



时代在进步,未成年人的认知水平远远超过预期。

未成年人恶性犯罪,如果仅仅因为刑事责任年龄免受处罚,无法平息众怒,也无法抚慰被害人家属。

另一方面,违法而无代价,对未成年犯达不到惩戒效果,必将后患无穷。

支持,请关注+点赞,谢谢~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除极少数由公安机关做出处罚外,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最后基本都是被训诫或者交由监护人严加管教,很少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因为他们都有个共同的标签是“未成年人”。



我们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然而,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有着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已是刻不容缓。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等家庭,更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灾区。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犯罪高发时期。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于抢劫、盗窃、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寻衅滋事、聚众斗殴7项罪名。从组织形式看,共同犯罪现象突出。

对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家庭、学校都显得很无奈。绝大部分犯罪嫌疑人最后基本都是被训诫或者交由监护人严加管教,很少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因为他们都有个共同的标签“未成年人”。 因此,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一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让很多人发出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底在保护谁?的疑问和感慨。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国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呢?

究其原因,除自身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原因,除了社会原因外,家庭原因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奔波在外打拼,或者父母离异,出现家中子女过早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现象,导致一些未成年人自我放纵,误入歧途。此外,从全国范围看,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娇生惯养、宠爱有加,家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对孩子的各种不合理要求唯唯诺诺,没有原则的迁就,实际上起了纵容、推波助澜的作用,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颐指气使、骄横跋扈、不服管教的恶习,导致家长管不了、也不让管、学校不敢管的尴尬境地。

从主观因素来看,未成年人因其生理和心理诸因素都处于“变化活跃期”,容易出现“冲动”或者是“颓废”两种极端心态。 1、道德意识淡化,甚至泯灭,是非观念模糊。未成年人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期,缺少必要的是非观念,往往以哥们义气代替朋友健康的友谊,容易被社会上一些居心不良的坏人所利用而同流合污。 2、人生观、价值观念扭曲。受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未成年人形成了错误,甚至畸形的错误意识,比如:老实人吃亏、法不责众、未成年人不承担责任等,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



未成年人犯罪是目前我们社会客观存在的且无法完全禁绝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实践已证明,仅靠刑事制裁和行政处罚这一治标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综合社会力量,在多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工作是必须且紧迫的。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治安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为加强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治理,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这项社会系统工程。

未满14岁不予刑事处罚,满14不满16除了几种严重刑事犯罪外不判实刑,严重刑事案从轻处罚,无死刑。满16不满18要付刑事责任,但不适用死刑,而且还是适当从轻。18后完全刑事责任,可判死刑。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