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结束后单位不执行_劳动仲裁后单位不执行会拘留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7-05 19:52:11 人阅读
导读:不会的。因为劳动仲裁部门没有强制执行权。若对方不履行裁定,可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若单位仍不配合,法院可以以拒不执行法院裁定拘留单位法人代表。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

不会的。因为劳动仲裁部门没有强制执行权。若对方不履行裁定,可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若单位仍不配合,法院可以以拒不执行法院裁定拘留单位法人代表。

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那你需要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天内提起诉讼,否则仲裁裁决就生效,生效后如果对裁决不服就不能再提起诉讼了。现在单位这边工资已经支付,如果对方没有到公司来进行交接,那本人参考意见如下:1. 交接工作是否真的很有必要,如果未交接也不会进行较大影响,那么我认为也没必要再较真了;2. 如果未交接的工作很重要,一定要交接,那么建议你们先打电话通知对方,让对方来办理交接手续;3. 如果对方 仍旧不来,那么你们可以针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直接申请执行,要求对方前来办理手续;4. 如果因为对方没有履行裁决内容,导致单位遭受了损失,那单位可以直接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承担损失赔偿责任,但是单位有义务证明造成了什么损失,损失了多少

  由于公司非法裁员我申请了劳动仲裁,裁决书判公司给我违约金和三个月的最低保障工资,公司不执行我去法院强制执行由于今年公司没有和我续签合同我能在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再要求公司给我这没签合同的半年期间的双倍工资吗? 劳动仲裁胜诉后,劳动者可以携带生效的裁决书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2、执行费,对方承担(个别地区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执行后再返还给申请人);

  3、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申请人需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对方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供法院执行人员去尽快执行;

  4、需要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法院有样本,到那抄写一份即可)、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及对方的资产情况。

如果您还有法律上的疑问,欢迎关注 头条号:讲法讲理 免费私信为你解答。

用人单位拒绝里过去劳动仲裁文书的,可以通过留置送达或者邮寄送达方式进行送达。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47至51条规定文书的送达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送达。仲裁委员会送达仲裁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已向仲裁委员会指定代收的,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方是企业或单位。

又没有向仲裁委员会指定代收人的,可以交其负责收件人签收。仲裁文书送达后,应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字或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2、留置送达。受送达人拒绝接受仲裁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组织的代表或其他人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执上证明拒收事由和日期。

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处,即视为送达的,称为留置送达。留置送达与直接送达具有同等效力。

当事人因拒收裁决书,在法律规定的15日内未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将丧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力,而裁决书即产生法律效力。

3、委托送达或邮寄送达。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委托送达人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代为送达或通过邮局送达。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扩展资料:

劳动仲裁裁决后对方不执行的解决办法: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0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第31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劳动仲裁裁决的执行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申请执行

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生效劳动仲裁裁决或者调解书的申请,并提供该裁决书或调解书。劳动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的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接到该申请后应当执行。

二、不予执行的情形

以下情形,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的,裁定不予执行:

1、裁决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仲裁的范围或者仲裁结构无权仲裁的;

2、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3、认定的主要事实证据不足的;

4、适用法律错误的;

5、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这个问题很简单,不用考虑怎么办,直接办!办的就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手续。

胜诉的最后一步就是强制执行

遇上劳动仲裁案件,用人单位采用的策略通常都是“压”和“拖”两个字。压是欺负很多劳动者不懂劳动法、不懂保护自己利益,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去压迫劳动者让步。而当遇到懂得保护自己权益的劳动者闹上仲裁法庭时,用人单位就会采用拖的方法,毕竟法院审理案件是需要排期和处理的,从仲裁一直搞到诉讼的话,时间跨度会比较长,很多劳动者会因此担心自己应付不来而放弃。所以用人单位会一直拖着,仲裁败诉的话就上诉,然后一审、二审,起码拖上个一年半载,到了最终二审也败诉的话,就拖着能不执行就不执行,反正和你耗到底,最好耗到你放弃。

因此,既然已经闹到仲裁和诉讼了,你的公司肯定是铁心一拖到底,能赖着不给钱就不给钱的。从决定申请仲裁那天开始,你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最后的一步很可能就是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是国家支持的

强制执行是国家制定的针对败诉方不肯定执行判决结果时的强制手段。你只要大胆放心的去法院申请,就会得到法院的支持,立案帮你去追讨你的赔偿。尤其最近这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老赖的问题,不断的出台各种政策去帮助追讨老赖的欠款,手段也越来越严厉,老赖们是越来越难以逃脱责任。

怎么做才能帮助法院强制执行成功

法院去追讨公司的赔偿,是需要有方法和手段的,否则公司可能会以没钱执行为理由拖着不付。要执行成功,最关键的点就在于拿到公司的财产信息,让法院能够直接冻结公司的财产,从而变成钱款支付给你。这个就需要你自己也要付出努力,尽量去收集多些公司的财产信息,将财产信息提供给法院,帮助法院快速执行成功。

财产信息可以是不同形式的。最直接的是公司的对公账户,因为通常对公账户是公司收入的来源,客户打给公司的钱款一般都是打到对公账户的,所以只要公司还在正常营业中,对公账户就会不断有钱进来。法院是可以直接冻结被执行单位的对公账户,把他们的钱取出来的。你还可以提供公司的固定资产信息,车啊房啊设备啊等等,固定资产也是可以被拍卖执行的。另外,你还可以提供公司法人的个人信息和财产信息,对法人进行制约也是强制执行的一种有用手段。总之,财产信息和公司信息越有用越好,越多也越好。

拿到这些信息,你在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给法院时一并附上,就能帮到法院去做执行工作,也就越容易拿到你的赔偿款。

有些公司是无法执行成功的

现实中,有些公司是的确无法执行成功的。有些是他们的确没有任何财产了,例如已经破产清算了的公司;有些是故意做好了各种财产转移,让法院根本找不到可执行财产的。我就曾经见过有一家上千人的公司,经营得好好的,在发生员工劳动仲裁败诉后,不肯执行,还硬是让法院找不到一丁点可执行财产,的确够狠。所以,我们也得做好心理预算,遇上这种公司,只能自认倒霉,下次再找工作时得再擦亮双眼了。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了,更重要的是未来。


我曾被企业违法辞退,经历了劳动仲裁、一审、二审到强制执行的全过程,靠自己打赢了公司请的律师团队,最终拿回我应得的双倍赔偿。大家如果需要深入了解劳动仲裁、劳动纠纷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我已经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写成故事连载发布了出来,大家可以在我的档案里找到这些文章,相信肯定能够帮到你。

很荣幸受到邀请回答这个问题。老胡恰好处理过多起类型的案例,说说自己的想法。


劳动仲裁后企业仍然拒绝支付,通常来说有2两种处理方法。

一:与企业老板进行沟通,协商一致解决。
二:直接到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下面,详细讲讲2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与企业老板进行沟通,协商一致解决。

有的朋友存在疑问:既然企业都拒绝支付了,怎么还要去沟通协商呢?

古话说:事出必有因。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不然治标不治本。


企业拒绝支付只是结果,首先分析下促使企业拒绝支付的原因有哪些?

1、部分企业负责处理劳动仲裁的经办人,劳动仲裁和诉讼方面的法律意识和专业能力不足,没有对老板尽到详尽的告知义务。

他们受限于自身专业能力的缺失,认为企业不支付,员工也拿企业没有办法,不知道员工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没有将“员工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及法院强制执行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后果和风险”,一一详尽告知企业老板,致使老板作出不支付的错误决定。


2、企业老板自身思想认知有缺陷。

部分企业的经办人将强制执行的风险告知老板后,老板出于刁难员工,或者一时情绪上的愤怒,或者出于赌博心理、认为员工不敢、为了后续求职博得好的背调结果不愿意去申请强制执行。这种拒绝支付的情形,老胡在实际处理中发现占到约50%的比例,且最近几年呈上升的趋势。


找到了企业拒绝支付的原因,那就可以针对性的去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法院强制执行对企业造成的后果和不利影响,整理成文字,打印出来。

这些资料百度上一找一大把,可以加一些企业所在地的法院强制执行的判决案例。

资料不用太多,A4白纸1-3页即可。


2、电话咨询当地法院,询问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和所需资料,整理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注意,该资料原件、复印件分开。

这一步骤,是为了给老板看,证明你拿到这笔赔偿的决心很大,不拿到赔偿誓不罢休(此步操作不可省去)。


3、员工携带上述2样资料(强制执行的申请资料,携带复印件),直接到企业与老板沟通。

注意,是直接与老板对话沟通,除了老板,不与任何人沟通。

沟通的时候,可以耍一些谈判技巧。具体的技巧百度上一大堆。


基本上,做到这3点,一般的企业老板知道强制执行的风险后,大部分还是愿意支付的。

毕竟,老板是求财,经营企业讲究的是和气生财。


二:直接到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与企业老板沟通后,企业还是拒绝支付。员工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申请强制执行。

1、员工直接将准备好的申请强制执行的资料(携带原件,交复印件给法院)提交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注意,申请成功后,员工在家安心等候法院的执行结果通知,一般是等待15天到30天。

具体等待日期根据当地法院规定执行。


2、法院接受强制执行申请后,执行庭会派人联系企业,告知企业强制执行存在的各种风险和不利后果,并通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将需要支付的钱款打给员工。

此步骤实际上等同于强制执行前的最后一次调解和沟通,目的还是和平解决此事。


3、一定期限后,法院会与员工联系,确认员工是否收到了企业支付的钱款。如果收到,则强制执行案件结束。


4、员工如果没有收到,法院会根据规定,直接从企业对公账户上进行扣款,扣款成功后再行支付给员工。


5、如果企业对公账户上钱不够,或者没钱,法院会依法将企业法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黑名单”。

(1)对老板来讲,一旦纳入黑名单,企业法人会受到坐不了高铁、飞机,无法进行高消费(五星酒店、高档餐厅等)等一系列限制措施,且失信被执行记录会纳入个人征信、企业的风险记录中。如果拒绝支付的金额足够大,老板有可能会触犯刑法,这就是更为严重的刑事犯罪,严重的判刑坐牢。
(2)对企业来讲,企业有了失信被执行记录,再进行银行贷款、投资、融资等活动,都会受到限制,无法进行正常的上述经营活动。 正因为黑名单对个人、对企业的影响太大,所以企业的老板绝对不愿个人和企业上这个名单。这也是国家保障员工利益的最坚固防线。


当然,强制执行的方法,对员工来讲,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等待期间,员工也不方便进行新的求职面试。无论最终有无拿到钱,对员工来讲,都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有时候还要承担仍然拿不到钱的风险。


这也是老胡推荐首选第一种处理方式的原因,但这绝不等于就放弃了第二种方法。


最优的选择,是利用第二种方法的影响,通过第一种方法拿到支付钱款。


希望上述2种方法,能够帮助到正处在此种困境中的员工。


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在评论里留言,我们一起探讨学习。

劳动仲裁后,如果双方没有在法定的期限,也就是15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裁决生效,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执行,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劳动仲裁部门作出的裁决文书不叫《判决书》,是叫《劳动仲裁裁决书》或者《劳动仲裁调解书》。

《劳动仲裁调解书》一经各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盖章即生效,如果单位不按调解书履行,劳动者可持调解书和劳动仲裁部门出具的”送达回证”或者“送达证明”,到人民法院去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裁决书》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裁决结果是“终局裁决”的,员工不服裁决结果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员工对裁决结果没有意见,在裁决书确定的履行期内,用人单位没有履行的,员工可以持裁决书和“送达回证”或者送达证明”到人民法院去申请强制执行。用人单位即使不服裁决结果也不能向法院提起起诉,但如有证据证明仲裁程序违法的,单位可以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且申请撤销期间不影响员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二种是裁决结果是“非终局裁决”的,这种情况无论是员工还是用人单位,对裁决结果不服的,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情况下只有双方都没有在法定期限内起诉,裁决书才生效,如果单位拒不履行的,员工可持裁决书和“送达回证”或者“送达证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在法定期限内到法院起诉了,仲裁裁决书未生效,只有等法院审理后作出裁决,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或者《民事调解书》生效之后,单位仍拒不履行的,员工可持生效的法律文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