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区别_民事和刑事区别?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5 15:28:35 人阅读
导读: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案件是指触犯刑法的规定,构成刑事犯罪而引起的案件,刑事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种:1、刑事案件触犯的事我...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案件是指触犯刑法的规定,构成刑事犯罪而引起的案件,刑事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刑事案件触犯的事我国的刑法,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民事案件中,双方式平等的关系,只需要负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而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2、民事案件主要是民事权利、义务性质的纠纷,可以说是人民内部的矛盾。而刑事案件中,则是对于社会造成了危害、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属于阶级性质的矛盾。

3、民事案件中适用的实体法律主要有民法通则、婚姻法、海商法等,而刑事案件适用的法律是刑法。

4、审理民事案件时,适用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而刑事案件适用的是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来进行审理。

5、刑事案件中被告人不仅可能要负刑事责任,也有可能会附带民事责任;而民事案件中,只需要负民事责任即可。

6、民事案件主要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如合同纠纷、财产纠纷、离婚等,法院是不告不理的。而刑事的是犯罪的行为,如盗窃、故意伤害、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等,这类案件国家机关会主动介入,并对嫌疑人提起公诉。

7、需要承担的后果不同,民事案件需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有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而刑事案件需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有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死刑、管制、拘役及罚金、没收财产等。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刑事案件有以下特点:

1、外在表现为直接侵害形态;

2、多数案件存在明显的犯罪现场;

3、案件因果联系复杂多样;

4、案件形成具有阶段性与突发性。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民事案件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公民与法人之间的纠纷产生的诉讼,主要指有关财产权益方面的案件,也包括婚姻、家庭等人身方面的案件。比如合同违约,离婚,财产继承,人身损害等。二者的区别:

1、从诉讼主体来看,刑事诉讼是“官告民”,但也有例外,刑法体系中的自诉案件,原告也是公民或法人;民事案件的诉讼主体的地位则是平等的。

2、从诉讼时效来看,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具体的该犯罪行为有可能涉及的罪名的量刑档次的最高期限,比如有可能判3-5年,诉讼时效就是3年,但检察官认为有必要追诉的,则无视时效,发布通缉令后,诉讼时效也是不计算的;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自2017年10月1日《民法总则》生效之后,若无法律特别规定,从原来的2年改为了3年。无论刑事案件或民事案件,法律都有对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都做出过很多规定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司法解释或部门规章,其中将不同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一般是按轻重程度区分的。例如以窃取的财物价值是否达到一定金额来区分偷窃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盗窃罪(刑法)。但也有其他的区分要件,例如行贿的行为,若主动交代的可以不予刑事处罚。 一般的有明确被害人的刑事案件都可能构成民事案件,例如盗窃行为在刑法上构成盗窃罪,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则对被害人构成侵权行为,犯罪人即要向国家承担刑事责任,也要向被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两种责任并不竞合。 但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是竞合的,构成盗窃的行为必然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但若已经经过刑事处罚,则就不应该再予以行政处罚。

一般来说,公安机关是侦察机关,检察院是监督和刑事起诉机关,法院是审判机关.一个案子立案以后,由公安机关侦察,收集证据,如果认为要起诉就把所有案卷资料移送至检察院,如果检察院审核后决定起诉,就由检察院起诉,由法院审判.这是对于刑事诉讼来说的.另外,检察院自己对贪污贿赂等国家工作人员犯罪案件有侦察权.可以自己立案侦察起诉.而对于公安机关的侦察工作和法院的审判工作,检察院是监督的作用.对于民事和行政案件,检察院可以通过当事人申诉或法院审判委员会反映向法院抗诉.总的来说,检察院和法院就是一个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在刑事诉讼中,检察院,辩护方和法院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关系.

从纯粹理论的角度来说,刑法和民法是两个分支,二者有自己独立的逻辑结构,这也让很多刑法学家都认为没有必要区分刑事与民事的界限(可以去参考一下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中关于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分析)。

然而实际司法活动中,刑事与民事的界限又是存在的,从案件程序上来说,一个案件一旦被认定为涉及刑事犯罪,则民事部分审理中止;同样一个案件一旦已经被法院受理,提起了民事诉讼,公安机关往往是不予立案的。实践中这种非此即彼的处理方式,让我们才会去不断思考刑事和民事的界限在哪里?但其实,这个界限真正所要强调的其实还是究竟哪些行为应当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

是否构成犯罪仅需要看其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然而犯罪构成看上去简单明了,但是越是本源的概念越难说明白。比如说什么叫做“非法占有的故意”。举两个例子:1、某甲对某乙说:“你家中最近有血光之灾,需要捐出钱财才能驱邪避灾。”某乙听后,给了某家2万元。一般来说,我们认定某甲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但是同样的,一正规寺庙对某乙说:“看面相,施主明年不顺,需要在本庙花2万请一尊佛。”寺庙在实践中肯定不会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小王借给小丁10万,小丁把汽车抵押给小王,但是没有办理登记,后来小丁又把车辆卖给了小红, 同样没有办理登记,小王为了索取债务打破车窗,开回汽车,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相信这个案例进一步补充条件可以得出无数种回答。

一般来说,主张司法人员本着谦抑性原则来处理案件,也就是说能不用刑法手段的时候尽量不用,对于“非法占有”的理解,应该在符合社会大众一般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司法人员自身的经验判断。但是这种原则本身由于司法人员自己的理解和经历是存在差异的。所以你会发现,难以准确去说出刑事和民事的界限在哪里。而强调这些界限的司法解释及发文也只能进行原则性或者列举性规定。


补充一个观点,关于刑事与民事的界限在执行上的运用:从执行上来说,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刑事案件的执行顺序是优先于一般民事案件的。这种执行顺序上的优先性,在非法集资等案件中影响深远。但同时,刑事案件的执行往往不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因此实践中,你会发现有些“聪明”的被告人会辩称自己的合法债务其实是犯罪所得,努力证明自己有罪,以此来为家庭留下点钱财,避免自己坐牢后,老婆还要还债。

区别很大,从不同角度看,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比如:

1.从性质上看,刑事案件一般是公权力机关代表国家打击犯罪,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民事案件则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纠纷,解决纠纷。

2.从程序上看,刑事案件分为公安机关侦察阶段、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以及法院审理阶段等;民事案件则主要是民事主体自主提起诉讼(包括仲裁等),法院审理,划清责任等。

3.从结果上看,刑事案件的结果是,犯罪嫌疑人被判处一定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死刑等(当然经侦查或审理认为不构成犯罪的除外);民事案件的结果则是,法院仲裁委等以判决裁决等形式确定争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定纷止争。

除此之外,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参与主体、参与程度也各不相同等等。

两者核心区别:刑事案件触犯刑法,承担刑事责任,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民事案件涉及平等民事主体间的人身、财产关系,承担民事责任,不构成刑事处罚。主要体现在法律关系不同、产生原因不同、追究形式不同、适用法律不同、承担责任不同。

两者的法律关系不同:

民事案件涉及的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

刑事案件涉及的是犯罪行为。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