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的故意和过失_刑法中过失犯罪是怎么定义?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7-03 23:52:26 人阅读
导读:法律上的故意与过失各自分两种情况,共四种:(一)直接故意:心态是希望结果的发生;(二)间接故意:心态是放任结果的发生;比如张三要打鸟,其放枪的方向有人,不管他直...

法律上的故意与过失各自分两种情况,共四种: (一)直接故意:心态是希望结果的发生; (二)间接故意:心态是放任结果的发生;比如张三要打鸟,其放枪的方向有人,不管他直接放,结果死伤人了,这是间接故意; (三)过于自信的过失:不希望,反对结果的发生;因为过于自信了,出现了危害结果,违反了必要的注意义务。

比如抱小孩在阳台上抛接,危险是显而易见的,行为人说“没事没事,我技术高”,结果小孩摔下楼去了,行为人内疚不已。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又比如醉酒驾车,带着个亲戚,出了交通事故,死伤了人。这也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四)疏忽大意的过失:不希望,反对结果的发生。因为疏忽大意了,出现了危害结果,违反了必要的注意义务。比如保安员按操作流程,每天要检查一下防火设施,结果某晚玩忽职守,喝点小酒,少了那么个流程,还凑巧在那晚失了火。过于自信的过失,危险程度要大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在于,对危害结果的态度。前面举的抛接小孩的例子。有那黑帮老大说,我也玩玩这个,不用怕不用怕,我技术高。结果失手小孩摔下去了。黑帮老大拍拍手说,哎呀,不好意思。然后扬长而去,没有任何内疚。这就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了,这是间接故意。醉酒驾车出事的,如果心态上是过于自信的过失,那要定交通肇事罪。如果心态上是间接故意,那要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美国刑法上也基本区分这四种主观心态(Mensrea)。他们称作: 故意 purposely/ on purpose of 罔顾 recklessly/ in recklessness of 明知 knowingly 疏忽 negligently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 (1)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3)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无论某一过失行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构成犯罪。 故意犯罪是一定会负刑事责任的,而过失犯罪则依情况而定。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1,首先,犯罪实施人的主观意图不同。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而过失犯罪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发现,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2,量刑结果不同。故意犯罪量刑较过失犯罪量刑重

  一、法律条文: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概念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

  三、构成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宪法所肯同,理应由其子法贯彻。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本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本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这点同有意识地实施故意剥夺他人生命行为的故意杀人罪不同。

  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

  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致人重伤,但由于其他人为因素的介入(如医师未予积极抢救或伤口处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应追究行为人过失重伤罪的刑事责任。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首先,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客观行为,还是社会危害性上看,本罪均不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

  其次,对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的预见,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知识水平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认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们是限制行为能力 (含责任能力)人,因此,法律上不要求他们对过失行为负刑事责任。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根据一般人的能力和行为时的客观条件,行为人能够预见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因为其疏忽大意才未预见,以致发生严重危害结果,他就应当对此结果负法律责任。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已经预见,但却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由于行为人已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进而产生了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责任,他却没有有效地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行为人应对自己因主观上的过于自信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轻信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区别于间接故意杀人的界限。

  四、认定

  1、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

  (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

  (2)、主观上行为人都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为人对此不应负刑事责任。

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心态分为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即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心态是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也即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心态是犯罪过失。  犯罪过失又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又叫“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主观过错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主要存在于刑法、民法等领域,一般情况下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必要条件之一。

  1、在刑法上,承担刑事责任通常情况下需要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着过错。刑法意义上的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其中故意又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2、在民法上认定民事责任的构成时,通常不区分过错是故意还是过失。民法上,如果法律有明确规定承担民事责任不以过错为要件时,则不再考虑当事人是否有主观的过错,可以认定承担侵权责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