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有哪种诈骗形式_什么合同是诈骗合同?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7-05 12:52:29 人阅读
导读:注意!这5种合同不要签,都是诈骗合同!大家好,我是中公法考的小编,我将会和大家一起学法、守法、知法、用法!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合同诈骗,常见5种形式的合同诈骗。合同...

注意!这5种合同不要签,都是诈骗合同!

大家好,我是中公法考的小编,我将会和大家一起学法、守法、知法、用法!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合同诈骗,常见5种形式的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并不是很陌生,玩笑话是:把自己卖了,还在给别人数钱!

实际上,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常遇到的就是一开始通过专业人员的介绍,使你对某件事物或者事情产生一定的概念,签订合同了解之后才发现原来实际情况与介绍相差甚大,当然这还不足以说明遭遇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需行为人必须有使对方当事人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因此为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有欺诈行为。当然欺诈行为有很多种,可以试主动也可以是被动!

合同诈骗罪是97年修订后的刑法新设立的罪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

犯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而合同诈骗的类型主要有5种: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接受对方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逸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

以上便是小编关于合同诈骗为大家进行相关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果有相关问题可以直接留言进行咨询。

诚谢邀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我们普通老百姓要时刻警惕!防止上当受骗!!谢谢!

非法集资、合同诈骗,这样的字眼常常在新闻报道中有出现,看起来概念上有交集,但是两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实质性区别,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辨别呢?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常见的表现形式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非法集资的法律定义。


《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非法集资概念有这样的定义:非法集资是一种犯罪活动,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对于非法集资进行简单的概括就是: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并且牟取回报的行为。



常见的非法集资形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通过发行有价证券、债权凭证、购物卡等方式吸收资金,比如发现股票、委托理财、办理会员卡;

(2)利用民间组织形式进行非法集资,比如“地下钱庄”;

(3)利用“传销”的形式形成非法集资;

(4)利用现在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5)利用互联网形成的投资基金的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6)通过签订商品经销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比如商品销售和返租,发展会员、商家加盟等形式。


合同诈骗的定义和常见的表现形式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简而言之,合同诈骗就是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前提下,欺骗对方,使之签订或履行不合理合同的行为。



常见的合同诈骗形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以虚构的单位、个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的资产证明作为合同担保;

(3)签订合同收受对方货物、款项后选择逃匿,不履行义务;


非法集资和合同诈骗本质上的区别

①根本性的问题所在:非法集资最大的问题在于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募集资金进行投资,其存在的合理性存在疑问;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的诈骗行为。简而言之,非法集资未必是诈骗,但是合同诈骗一定是以欺骗为目的。


②资金获取渠道:非法集资是向社会大众募集资金,而合同诈骗是通过书面合同的形式获得资金。



总结

其实非法集资和合同诈骗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还是挺大的,不可以混为一谈。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如何区分,首先可以了解一下什么是诈骗罪?什么是合同诈骗罪?

什么是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联系

1997年新刑法修订以前,并没有合同诈骗罪的规定。在1997年新修订的刑法中,将合同诈骗罪是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罪名,并将此罪置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中,主要是为了有利于打击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既然,合同诈骗罪是在诈骗罪的基础上分离出来的罪名,那么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必然会存在着一些共同点,例如:二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主观故意;二者在客观方面都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此外,一般都认为,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

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需要存在着一些共同点,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客体方面

诈骗罪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既包括国家、集体所有的财物,也包括公民个人的财物。而合同诈骗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不仅包括公私财产所有权,也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体是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合同管理制度。

2.主体方面

在主体方面,虽然二罪的主体都是一般主体,但合同诈骗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而诈骗罪的主体只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诈骗罪的主体。

3.客观方面

在犯罪客观方面,诈骗罪主要表现在行为人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受害人道理认识错误,并基于认识错误而交付财产。诈骗罪的手段比较多样化,层出不穷,并不仅仅限于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也可能并非主要基于合同的签订、履行。对于合同诈骗罪而言,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使对方当事人陷入认识错误,从而骗取合同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行为人基于合同的本身,在与签订、履行合同相关的筹备、管理、经营活动中,使用对方当事人陷入认识错误,导致被骗取财物,而且骗取财物必须是基于签订、履行合同的行为。

区分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需要注意的问题

有的人可能认为:区分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主要是看在诈骗中是否存在着合同,如果存在着合同,就以合同诈骗罪论处;否则,以诈骗罪论处。笔者认为:不能这样简单地以合同的有无,作为区分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标准。不能说当事人之间签订了合同,受害人被骗取了财物,就判定行为人成立合同诈骗罪。虽然注意的是,合同诈骗罪的本质是行为人骗取财物是基于合同的签订、履行,与合同本身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如果行为人虽然获得了财物,并且也与被害人签订了合同,但是,财物的获得并不是因为签订、履行合同的原因,与合同并没有直接的联系,那么就不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