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算前科吗_民事经济纠纷是否有起诉期限?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7 06:51:53 人阅读
导读:单纯的民事纠纷不会导致(刑事犯罪)坐牢。但如果因民事纠纷激化,可能构成行政违法,或者刑事犯罪,可能坐牢。另外,因为民事纠纷形成诉讼,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也...

单纯的民事纠纷不会导致(刑事犯罪)坐牢。

但如果因民事纠纷激化,可能构成行政违法,或者刑事犯罪,可能坐牢。

另外,因为民事纠纷形成诉讼,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也可能涉嫌犯罪,从而触犯刑律。依据是《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该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之前本人在一篇实务文章中探讨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经济纠纷会被指控为诈骗犯罪?为什么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案件的无罪判例相对较多?

因为很多经济纠纷会被错误定性,尤其是在刑事案件的初期阶段,比如有人去报案说自己被诈骗了,公安机关对于能够明确界定没有诈骗行为的案件会不予立案。但很多经济纠纷往往介乎于模棱两可之间,本身就存在界定的难度,可以说稍有不慎就会错误定性、错误立案、侦查。

但是在市场化背景下的经济活动,只要其未逾越民事、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范围,绝不能肆意的适用刑法及刑罚手段进行定罪处罚。

以合同诈骗罪为例,合同诈骗罪是司法实务中常见的犯罪类型之一,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合同行为,一旦出现合同纠纷,合同的一方或多方主体常会自我定义为“被害人”,寻求刑事手段处理,而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民事欺诈的区分界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都存在一定的复杂疑难,缺乏一个权威、清晰的界定标准,这也是合同诈骗罪指控多发的重要原因。

所以司法实务中,如何对民事纠纷、民事欺诈、合同诈骗罪进行界定,不仅关乎当事人合法权益,使无罪之人不受法律的错误追究,同时也是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维护司法机关公信力的要求。

合同诈骗罪案件辩护的核心问题是诈骗行为的有无,以及“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通过案件的事实与证据来排除行为人客观上的诈骗行为,以及通过客观行为印证的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先从法理层面讲一下诈骗罪: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务的主观目的而实施欺诈行为(包括一、虚构事实二、隐瞒正想),该欺诈行为使得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受害人基于该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从而遭受损失。

判断究竟属于经济纠纷还是属于刑事诈骗就是要结合案件细节来判断对方是否符合上述要件。比如:对方投资名义来取得资金,但实际却将资金挥霍一空。那么可以认定行为人没有打算归还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具体的判断必须与案件细节相结合,理解了法理层面后,依照一般人朴素价值观就可以做出大致上的判断了。

我是律师,我来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

民事经济纠纷是没有起诉期限的,你说的那个是诉讼时效的问题,不是起诉期限。

第一,你可以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吗?现在起诉是否有效?

民事诉讼只要符合立案条件,法院立案庭形式审查后就要立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的立案条件是:(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这些条件中要尤其注意有明确的被告,一般法院会要求被告的联系方式,以便法院寄送诉讼文书等材料。如果没有被告详细联系方式,法院有可能会刁难的。

第二,起诉状递交到哪个法院?

该问题涉及案件管辖法院。根据法律规定,民事诉讼一般是原告就被告原则,你可以到被告住所地起诉。同时,民间借贷属于合同纠纷,合同履行地法院也是可选择的管辖法院。民间借贷合同履行地遵循有约定按约定,没有约定按照交易习惯,没有交易习惯根据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履行地。本案中,题主所在地作为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你所在地法院也是可以管辖的。

第三,关于诉讼时效的问题。

诉讼时效通俗地来说,就是消灭当事人胜诉权,如果权利人没有在此期限内起诉主张权利,且对方主张抗辩的话,法院就会驳回诉请。但是,这需要被告主动援引抗辩,法院不得主动提起,因此,民事立案、开庭照常进行,当事人如果不知道诉讼时效抗辩,证据充分的话,法院直接支持原告诉请就行了。还有,根据最新规定,你这个案件的诉讼时效是3年。

总之,你现在起诉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你是没有起诉期限限制的。

关注孙律师,你身边的律师朋友。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