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职工判拘役必须开除吗_国企职工醉驾判缓刑会被开除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6 16:59:19 人阅读
导读:看你的背景了[呲牙],我有个认识的人。某小国企里的劳务派遣工而已。不过背景还可以。驾照都吊销了。几个月后还是又来上班了。当然。用工方式也不同。不过需要背景强大。...

看你的背景了[呲牙],我有个认识的人。某小国企里的劳务派遣工而已。不过背景还可以。驾照都吊销了。几个月后还是又来上班了。当然。用工方式也不同。不过需要背景强大。这点你应该认同[灵光一闪]

明确回答你不能开除。题主也没说明白,我分析判断应该是酒驾拘留了15天,如果是醉驾是涉嫌危险驾驶罪了。是可以开除的。

因为本人以前从事过相关工作,我来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什么是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附加刑两类。其中,主刑的种类包括以下五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包括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种类包括以下三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可以与主刑同时适用,也可以单独适用。

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被判处拘役,本人肯定己经构成刑事犯罪,应该且己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毫无疑问:本人是一个标标准准的犯罪分子,并且被判处了刑法规定的主刑。这是大的前提,必须首先明确。

一般来说,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二、被判处拘役,单位怎样追究党政责任呢?

首先说党纪处分。如果被判处拘役的人,同时又是党员的,就没有身份和职业的限制,一律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处理。其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

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二)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

也就是说:被判处拘役的党员,不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肯定会被同时开除党籍

其次,再说政务处分或者其他惩戒。在我国,一般都将单位大致分为三类,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类型的企业。下面分三类予以说明:

1、如果本人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明确规定:

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可以肯定:己经被判刑法规定的主刑——拘役——的公务员,毫无疑问,会被开除公职

另外,参照公务员法执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律按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处理。

2、如果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这里要明确的是:第一款的适用对象为事业单位普通工作人员;第二款规定的所谓“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指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很明显,对领导和普通工作人员的处理规定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旦被判处刑罚——不论是主刑,还有附加刑,就必须给予降级或者撤职以上的处分。对于普通工作人员被判处拘役,也只能按照违法的具体情节,在降级或撤职以上处分的范围内(即:降级、撤职、开除三种处分),研究决定给予其中的一种恰当的处分。对于领导班子成员,则没有可选择的余地,一律开除

另外,对于实行全员骋用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3、如果是各类企业职工。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单位可以单方面决定,解除劳动合同。实际上,对于在企业工作的职工来说,解除劳动合同和通常所说的开除,只有叫法的不同,结果完全一样——从此失业了。

【醉驾会开除,但不一定是“双开”】

一、必须开除党籍

醉驾触犯刑法,违法必违纪,并且属于最严重的情形。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一律开除党籍。

二、领导干部要“双开”

违法又违纪,根据相关规定,不能再担任领导职务了,必须开除公职队伍。即党政“双开”。

三、普通员工可保留公职

对普通员工的除名没有硬性规定,但至少必须“单开”,即开除党籍处分。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