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权力大吗_在大学,当教授和当领导相悖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7 16:47:08 人阅读
导读:目前,大学里面强调教授治校的呼声越来越高,主要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的。因此,当教授和当领导之间有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不完全相悖的。但是,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

目前,大学里面强调教授治校的呼声越来越高,主要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的。因此,当教授和当领导之间有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不完全相悖的。但是,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领导岗位要求是不一样的。

第一,学院领导必须是教授

高校毕竟是以学术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对象,因此,高校学术总体上来讲是摆在首位的。总体上来讲,教授和领导之间是相通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说,在学院层面,如果要当上院长,最少应该是副教授。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职称,是不可能当上领导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教授和领导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没有职称,即使你是部门的处长,原则上也不可以到学院当院长。

第二,部门领导有差异

对于学校各部门来讲,在各部门,不同的部门对于领导职称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个学校之间也有差异。在我们学校,教务处、研究生处、科研处,这三个处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是教授。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教授职称,就不可能担任这些部分主要负责人,所以,对于很多这些部门的副职就是一个问题了。

第三,教授与领导之间不能完全流动

从目前的干部任命和职称评定来讲,现在大部分高校的教授当领导是没问题的,而且很多高校可以让普通教师身份的教授,直接当处长。但是这种流动式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教授可以当领导,但是领导不一定能够当教授。

第四,如何平衡行政和学术是个问题

虽然从任命的角度没有问题,但是,从实际上来讲。作为领导的教授大部分都多少会影响学术。学院院长一级可能还好些,但是行政机关的领导,就可能影响学术。本人就是一个例子,我2017年上正高,之前担任部分副职,行政工作相对还不是很多。但是,2018年担任部门负责人之后,各类会议、工作陡然增加,说实话能够投入精力做研究已经很少了。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两者这件还是有点矛盾的。当然,这个还要看个人的努力程度。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他刚好涉及到了政治上的两个问题,行政和思想建设

第一,知道这两个职务分别负责什么

学校党委书记主抓思想政治,对学校内党建团建一手抓,对入党入团都要有严格的把控,对校内党员思想政治觉悟要有一定的审核能力和把控能力,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要进行良好的监督和执行。

而校长,主抓学校内教育政策执行能力,教师的工作能力,对教授的方式进行监督,对校内违法乱纪现象进行监督,通俗点说,可以说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团长,而党委书记就是政委。

第二两个职位,哪个大的问题?

正如我国国情一样,思想政治和行政是密不可分的,在理论上,党委书记与校长属于评级,因为两个人分工不同,这也避免了一人独权,导向错误的可能性。

但遇到重大事件时,学校党委书记为重点指示对象,此时,重大事件的情况需要由党委书记进行指派解决,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两人是平级。

在高校做职称评审好几年,这个问题我算是比较了解的。在我所在的学校,老讲师一般有两种。

第一是学历不够。2000年前后,学校招聘的教师很多都是硕士学历,这部分教师来校后主要承担教学工作。那个时候国内高校的科研氛围不是很强,职称评审的要求也不高,很大程度上是按资排辈。一些教师主要精力都在教学上,科研慢慢就荒废了。几年后,随着大量博士涌入高校,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职称评审条件中的科研要求越来越高,2010年后,学校又直接设置了学历要求(有博士学位点的学科,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才可以申报高级职称)。这样就把很多硕士学历的教师挡在了职称评审的门外。当然,学校一直都有继续教育的政策,鼓励硕士学历教师在职攻读博士,但仍然有不少老师考了很多年考不上(尤其是人文、经管类),或者读了7、8年都拿不到学位。这样的老师今后想评职称肯定会越来越困难,甚至可能被转聘到非教师岗位。

第二是成果不够。近年来,学校的职称评审政策变得很快,3-5年就会有调整,有的老师前一年还能达到评审条件,第二年就够不上了。另外,职称条件里一般都会规定参评成果的年限,比如限5年内成果,因此,一个老师如果取得一个有效业绩(比如项目、奖励、高水平论文等),就必须要在5年内把职称拿下,否则这个成果就过期失效了。还有自然基金项目的要求,青年基金申报相对容易一些,但年龄不能超过35岁,过了这个年龄就只能去申报面上基金,难度增加了好几倍,像上面说的那些在职读博士的老师,博士毕业后基本上都没有资格申报青年基金。而没有基金,差不多就丧失了评职称的机会。

看到这里,可能就会有人觉得职称条件不合理,或者说职称政策不合理。我也承认,我们的职称评审确实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评,一个学校里,总是会有一部分人无法得到晋升,像我们学校1500多名教师,教授300多名,副教授600多名,这个比例已经不低了,总不可能所有教师都是教授副教授吧。只要有名额限制就一定会有竞争,只要有竞争就一定会有失败者。目前,很多高校都给教学型教师单独开辟了职称通道,但还是有很多人评不上,说到底,还是因为达不到副教授的水平。不过呢,一辈子讲师也没什么不好,你们觉得呢?

双刃剑,高学历人才如果想去大学,就是途个稳定,但是如果搞聘任制,还不如直接去大公司上班。先把钱赚到手再说。

辅导员一般是学校职工,1个管理1个年级。班主任也有大四学生兼任的,1个管理1个班大学里有辅导员岗位,1个辅导员甚至可以管理好几个年级。班主任可以没有的。所以,自己看了

大学老师如果不走行政路线的话,职称就是唯一晋升渠道,有条件的话肯定要冲击一下。

1、为什么要晋升职称?职称越高、工资越高、资源越多

大学教师的工资就是和职称挂钩的,正高职称比副高要高出1000多元。在申请科研项目上也有优势,同一个项目,教授肯定会比副教授的优势更大。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每年的职称晋升才会挤破头,竞争也越来越大。

2、晋升职称难不难?名额越来越少,晋升越来越难

因为学校是事业单位,教授的编制总数是一定的。也就是说一个学校,教授的名额是一个固定数,当学校的编制名额已经用完的时候,必须退休一个教授,才能晋升一个教授,也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名额少就造成了竞争压力大,有的甚至几十个人竞争一个教授名额。

3、如何才能顺利晋升教授?平时多努力,根据本校晋升条件准备个人成果

每个学校的晋升标准不一样,有的学校以科研条件为主,要求发表多少篇论文,获得几个国家级项目。有的学校以教学为准,要求发表教学改革论文,获得几项教改立项。

虽然说每年的职称晋升标准都会变,但总体变化不大。因此,要从本校往年职称晋升的条件出发,多多准备自己的成果。

平时多发论文,认真准备每一次申报项目的机会,另外多参加教学比赛,多带领学生参加比赛。

总之,努力就有收获,当各项成果都比较突出的时候,晋升的希望就比较大了。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